mutahead
blog

全部文章

article

羊正鈺:為何大學生應該「至少休學一次」?

過去幾年,常常有同學在演講、課堂或私訊問我「大學生」該如何規劃?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事?該培養什麼能力?

一開始遇到這些問題,我都會不斷反思,因為類似的建議,很多書籍、影音或意見領袖、前輩和教授都可以找到不少資訊,我講的跟其他人又有什麼不一樣?

一直到去年,累積帶了上百位學生,有的是從解決社會問題的挑戰賽中交流,有的是透過深度的課程互動,也有的是引導專案執行的過程,甚至是課程結束之後還持續關於生涯、職涯的討論。在這些學習者的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種「學習樣貌」。

因此,在 2023 一開始,我決定給大家一個「沒有人敢給大學生」的建議

我認為休學有幾個好處: …

吳宜樺:我的大一反思「絕對的彈性,相對的自由」

大學不會像高中學校一樣,有很完善的系統告訴你資源在哪,大學也不像 108 課綱會讓你需要為了備審好看而不斷去增進自己。

大學就是從零開始,最好重新出發的起始點。

因為你讀的知識已經不再只是過去所學的延伸版,而是更專業,又更確定性目標的事物,所以你更需要的去瞭解自己到底要什麼、需要什麼、什麼東西可以幫助你、如何找其他資源、從哪裡找、找什麼機構、找什麼老師等等。

學會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跟「怎麼找資源」,是每個大學生共同的課題。 …

米拉:從「網友」開始的《網路性世代》

我叫米拉,是 18y 個人自學生,我經營著自己的社群媒體,時常會透過網路去發現很酷的人,因此在離開體制轉為個人自學生後,我更感受到網路交友帶給我的幫助與重要性。

在現在的社會中,「網友」時常被汙名化,好像所有在網路上認識的人都是壞人、都會被騙,但在經過自己的親身接觸後,我發現:網路與現實,都只是一個媒介,重點是「談話內容」。 誰也不能保證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就能一眼看透對方,或是可以放下戒心完全相信,因此透過談話內容,可以了解對方的價值觀或思考的深度,甚至還能變成工作夥伴和朋友——《網路性世代》就是這麼組成的,我和隊長只在實體見過3次面,和其中兩位成員甚至完全沒見過。 …

范芯瑜:沒有學習動機,可能只是逃避的藉口

其實,我這學期不太想開學。甚至有點想休學,因為害怕在大學裡找不到學習動機。

因為不想開學還有想參加一些活動,所以特別讓星期一空著,結果開學第一天我看了場電影才慢悠悠地去學校。到期中之前,我發現自己在上課時常感到沒有動力。明明選了有興趣的通識課,卻感到大失所望。或是覺得報告難搞而不知不覺忘記繳交,甚至想說乾脆退選三門通識課算了。呈現一個對抗學習動機低落的狀態。

林繶筳:進職場才學到的三項軟實力

嗨大家好!我是 Tina(我的 Medium),目前是一位在數位音樂產業打滾的產品經理。

今天要來分享一些在職場上的體悟,好像沒有寫過這種職場軟實力的文章,每天除了工作上需要用到硬實力之外,不論是溝通、人際相處、開會等等,都是純粹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近深深的有種需要整理出我認為最有感的軟實力,因此決定寫一篇文章記錄自己的體悟。

以下都是我個人的經歷,工作一年半,經歷過 4 間公司(包括實習),在公司 8 小時,身邊所處的環境、所處的人,遇到什麼鳥事、遇到的痛苦,遇到的善良等等,但我相信會依據每個人不同的個性有不同的感覺,歡迎大家分享交流你所遇到的軟實力發揮的情境是什麼? …

賴芊芝:在乎議題的人,不是只有我

講座中 TFT 與百味也提到台灣每八分鐘就有一個兒虐通報,這便是為什麼需要越來越多人去投入議題。
但國國也說:「我們可不可以不要談『全力以赴』,而是『 量力而為 』?」
刻不容緩提醒了我們的急迫性,他是重要的,但也要找到能夠細水長流的方式,因為我們的時間與能力有限,不可能無時無刻保持在一樣的狀態。社會不是只有一種運作方式,我們也有很多能夠做的改變,包括生活中的行為,乃到對無家者心態上的改善都可以是整體社會更好的力量。TFT 執行長杜瀛也分享到:「不要預設別人也會在意你在意的事情,但也別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在意你所在意的事。」 …

潘驄杰:我的 2022 覆盤從「放慢」開始

這是一個遲來的年度檢視,因為一些原因,這幾天慢慢沉澱整理出來。

今年總體而言事情比較多、比較繁忙,但 2022 也是目前到現在跨出最多步的一年,在許多方面有很多的突破,也在心態上有許多的成長。

算不上有很豐富、五顏六色的生活,但學到很多東西。

以下是我每年都會問自己的年度詢問,如果可以的話,也歡迎跟我一起做覆盤!

年度檢視的自我詢問: …

張朝宣:復盤我的2022年度代表字 #探索

今年做了許多紀錄反思跟嘗試,把自己搞的忙碌雖然在他人眼中很荒謬,但我想這是一個只會讀書的體制生最好探索自己的方式。2023不免仍繼續水平探索各領域,但是會更加收斂,期許把自己打造成專精三項技能的查爾斯。

雙魚男的世界大概只在乎愛情跟成長,所以簡單整理了2022年的改變成長: …

蔡曉容:語言交換的反思「Do you proud of being Taiwanese?」

在申請前,我一直擔心自己的口說能力以及高三只得到 C 的英聽,會讓我和學伴溝通不良。誠然,我英文確實仍有大量的進步空間,但只有勇敢踏出舒適圈、勇敢開口,才能更進步。

剛見到 Linda 的前幾次,我連話都說不好,不過 Linda 也非常有耐心而且貼心地要我慢慢說。聽了她這句話我也比較沒那麼緊張,可以慢慢地和她表達我的想法⋯⋯ …

詹雅棠:從不認識自己,到自我肯定之路

那天晚上,我感受到全部的觀眾都依依不捨到不想離開講座,即使是線上講座,大家的熱情無法被電腦螢幕阻隔,心與心的交會是如此地靠近彼此與緊緊相依於那晚。

Sophia的跨領域曾經歷了創辦 One-Forty、加入均一、女人迷,現在則是自由工作者、同步進修藝術治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