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精選文章
分類可以設定內容說明,在文章->分類 ->編輯分類 設定。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內容說明
鄭羽軒:一個比賽,為何勝過一學期的PBL必修課?
我們學校高一時,有一門校訂必修 PBL 課 (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門要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的課,和挑戰賽很相似。但當時我和班上的同學,其實心裡都知道我們都只是交差了事的完成那課堂作業,「表演」得很好,我自己知道,我內裡卻空空如也。
但青年永續挑戰賽不同的是,參與的同學都有「想要解決問題」的決心和熱情。
挑戰賽,使我學會去拆解問題,它告訴我,如果你認為「你無事可做」那是你不夠了解問題,它也讓我了解到說故事和表現自己成果的重要,故事不是說教,可以快速地讓聽者進入情境;表現自己不是表演,是在有成果後如何如實表現出來的能力。
比賽完後,我覺得自己是很飽滿的,我敢勇敢的說:「我喜歡這樣的社會探究,從訪問、聚焦問題再到實際動作去解決問題,我覺得很有趣 !」 …
read more鄭羽軒:一個比賽,為何勝過一學期的PBL必修課?
高中生看社會設計課:為何立意良善,卻有學生視為廢課?
隨著 108 課綱的施行,探究、實作、跨域、創新等議題逐漸浮上檯面。比較用心的老師們於是一起研發不同課程,從社會設計、社會議題討論、永續發展目標、AI 導入,老師們希望學生有實際收穫,小至觀點闡述、大至主題企劃,成為了現代高中生的(被荼毒的)生活之一。
「這個課真的很廢欸,為什麼我要了解這些?」 「老師總是打槍我們的看法,不是說要創新?」 「感覺不問清楚的話,老師也不會說,這也不是老師的專業。」 「這些感覺都是需要時間去發掘的,課堂上的時間根本不夠。」
為什麼,立意良善的議題導入課程,會造成實際感受的落差?有什麼方法能達成背後的目的? …
read more高中生看社會設計課:為何立意良善,卻有學生視為廢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