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

何懿哲:與一群變異者共譜一曲狂想曲|學習家年會

參與了 2025 學習家年會「學習家狂想曲」,現場匯聚各種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習家」和「變異者」們,今天想分享在當天的一些筆記和反思,以及我在小羊主持的「變異: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參與對談「身心健康與平衡」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

白芷:除了成績,你還剩下什麼?

這個問題是我參加 2025 學習家年會 的時候,分享者「黃品恩」提出來的,使我深思。身為在體制下的學生,除了考考考,你還有什麼可以與眾不同?

我的國中生涯,就是一場場模擬考、一頁頁古文註釋,還有沒得名的數學競賽(也就是當了砲灰)。社團也是升學導向,沒有活動、沒有老師願意幫我寫推薦信。那一刻我才發現,除了成績,我什麼都拿不出來。

進了高中,我不想讓這樣的故事重演。 …

Daniel:簡單卻巨大的「關鍵表達力」

大家應該有在 IG 上看過子崴,他從政大休學後,開始幫 NBA 傳奇球星行銷、跑到美國跟 Ray 一起拍片、打造了自己的行銷品牌……做到了很多一般大學生很難做到的事情。

因為他拍了很多熱門影片,這也讓我開始好奇,「除了剪輯以外,他說話吸引人的關鍵是什麼?」 …

張朝宣:三個月通過日檢 N1,如何有效學習?

大家好,我是Charles,就讀政大企管三年級。
我學日文的背景跟學習方法都難以被模仿,但正是這些錯綜復雜的經驗與機遇,才導致我僥倖地在三個月通過日檢 N1 考試。希望你讀完這篇文章後,可以了解腦袋與記憶的認知,以及我的學習旅途,最好能成為你重新開始的契機!

整篇文章會涵蓋四個主要章節:學日文的緣起、正確的目標與時間觀、學習系統、想說的話 …

【學習喳 Podcast】Ivy:為何參加完挑戰賽,卻走上“彎路”?

「爸媽就對於我去讀表演藝術是覺得“走上彎路”的,他們覺得妳成績好,明明妳可以靠“腦子”吃飯,妳偏要繞路蜿蜒去走那一些“體力活”?妳難道要把妳的人生賭在這邊?」

「我就收到了很多靈魂探問跟質疑,自己也發生非常多的糾結、也扛很大壓力。因為我爸媽是會隨時開定位監控我的,我的 Google Maps 會跳定位跟我講 ”妳爸媽查看妳定位一兩百次”。一直在跟爸媽抗爭!(這真的是家庭革命!) …

【學習喳 Podcast】林祐良:翹課仔如何變成老師的老師?

「我高中時候是一個很喜歡翹課的學生,整個高中 4,000 多堂課,我翹了大概 2,000 堂課左右。」

「其實我的高中歷程,跟其他人比較不一樣,高一念完之後我就“休學了一年”去法國當交換學生,我在法國待完一年後,再回來把高二高三繼續念完,等於高中念了四年⋯⋯」 …

小劉 PicCollage 實習日誌:極高的自由裡,需擁有野心與自律的公司文化 ft. 李大吉, Oscar, Rachel, Allen

離開 PicCollage 一個月後,我也很幸運地進入到下一家公司繼續我在科技業的生活啦!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感謝能夠在 PicCollage 遇到經驗豐富的實習生們一起探索這個自由國度!

相信大家對於 PicCollage 多少都會有點好奇!甚至近期也有想要規劃投遞履歷的朋友!今天,我自己與四個來自不同職位與部門的朋友們跟我一起分享我們在 PicCollage 在做的事情與觀察到的一些特質與公司文化,說不定可以幫助想在 PicCollage 實習的你喔! …

江翊瑄:你所想的,和你做的不一樣

雖然在本次提案有不足的部分,但也有成功的地方。

最印象深刻的是自己設計的「劇情引導本」,從一個被隊友嫌無聊的方案,到最後受試者心得分享時,給予大大地肯定,認為提案有符合主題,我認為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值得,那時候很感動。

老實說到最後有無得獎都無所謂,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將想法實作,花費大量時間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試想未來的幾分鐘會出現的事,將想法調整到最好。

曾經的我也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是沒有走到最後,怎麼會知道結果呢? …

邱耀陞:在學習家實習,我體驗到的七件事!

這七件事,說實話不是小羊「教我」的,而是在「行動中」讓我「體驗到」的。這樣的體驗比任何課程都還珍貴!這也是我現在更傾向實作後去找 Mentor 請教, 而非上更多線上課程的原因,很多東西真的是上課學不到的。 …

洪一亘:營隊志工反思|當了老師,我才瞭解老師的「苦」

每當我面對孩子們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神,我都在反思:我是否已經成為他們的好榜樣?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明白,老師的成長並非一蹴可幾,每一次挫敗和反思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到揹上老師的身分,我才更瞭解老師的苦:對自己,老師能自我修正而成長。然而,

每個瞬間對孩子帶來的影響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會有第二次機會重來。

雖然離那個獨當一面的老師還有距離,但每一次的嘗試、每一次的反思,都是我成長的證明。成為老師的路上,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讓我更加堅信:我會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