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tahead
blog

全部文章

article

羊正鈺:為何大學生應該「至少休學一次」?

過去幾年,常常有同學在演講、課堂或私訊問我「大學生」該如何規劃?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事?該培養什麼能力?

一開始遇到這些問題,我都會不斷反思,因為類似的建議,很多書籍、影音或意見領袖、前輩和教授都可以找到不少資訊,我講的跟其他人又有什麼不一樣?

一直到去年,累積帶了上百位學生,有的是從解決社會問題的挑戰賽中交流,有的是透過深度的課程互動,也有的是引導專案執行的過程,甚至是課程結束之後還持續關於生涯、職涯的討論。在這些學習者的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種「學習樣貌」。

因此,在 2023 一開始,我決定給大家一個「沒有人敢給大學生」的建議

我認為休學有幾個好處: …

江翊瑄:你所想的,和你做的不一樣

雖然在本次提案有不足的部分,但也有成功的地方。

最印象深刻的是自己設計的「劇情引導本」,從一個被隊友嫌無聊的方案,到最後受試者心得分享時,給予大大地肯定,認為提案有符合主題,我認為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值得,那時候很感動。

老實說到最後有無得獎都無所謂,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將想法實作,花費大量時間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試想未來的幾分鐘會出現的事,將想法調整到最好。

曾經的我也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是沒有走到最後,怎麼會知道結果呢? …

邱耀陞:在學習家實習,我體驗到的七件事!

這七件事,說實話不是小羊「教我」的,而是在「行動中」讓我「體驗到」的。這樣的體驗比任何課程都還珍貴!這也是我現在更傾向實作後去找 Mentor 請教, 而非上更多線上課程的原因,很多東西真的是上課學不到的。 …

洪一亘:營隊志工反思|當了老師,我才瞭解老師的「苦」

每當我面對孩子們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神,我都在反思:我是否已經成為他們的好榜樣?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明白,老師的成長並非一蹴可幾,每一次挫敗和反思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到揹上老師的身分,我才更瞭解老師的苦:對自己,老師能自我修正而成長。然而,

每個瞬間對孩子帶來的影響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會有第二次機會重來。

雖然離那個獨當一面的老師還有距離,但每一次的嘗試、每一次的反思,都是我成長的證明。成為老師的路上,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讓我更加堅信:我會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

黃品恩:我的「非典型」宿霧遊學之旅,不只學英文!

老實說,去之前我是真的沒有想過會在宿霧交到朋友,以為會是一個月充滿 me time 的生活;沒想到卻遇見了讓我天天下課就想一起出去玩出去逛、願意跟我一起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的大家。

就算未來的人生不容易再有交集,也很慶幸有機會和大家一起生活一段時間,你們一個個都是超可愛的人!

最後,感謝宿霧這趟意外之旅讓我重新記起: …

洪一亘:TFT 營隊志工反思|從挫折中,找到和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方式

營期中的困境與情緒反覆告訴我:無論面對何種挑戰,最需要的是一顆穩定的心。

在 mentor 和夥伴們具體地引導下,我持續練習,從恐懼到勇敢,從依靠他人的支持到能獨立承擔責任,我看見了自己的成長。每次的改進,都是我走向理想的堅實一步。

因此,遇到挫折時,練習初步的宣洩與和解,從面對困難中培養勇氣與平靜。我相信,我們都能逐漸學會,學會成為一個更可靠的人。 …

林貞妤:要做的快樂,才有意義。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踏入這場競賽?

「有一天,或許你會發現,最感動的不是你完成了,而是你終於鼓起勇氣開始。」–Peter Su

原本在社群媒體上看到許多人分享挑戰賽的消息時,心動之餘其實遲遲不敢報名,因團隊當時正忙於撰寫另一項競賽提案,加上自己是一個會把時間排得很緊湊的人,擔心自己做不完、擔心自己難以兼顧兩邊,甚至需要犧牲更多的睡眠等等…,過度的擔心導致卻步。

後來決定參賽的原因,其實依稀只記得,報名截止的前幾天,團隊鼓起勇氣毅然決然送出報名資料,想著無論結果如何,全力以赴衝就對了。 …

鄭羽軒:一個比賽,為何勝過一學期的PBL必修課?

我們學校高一時,有一門校訂必修 PBL 課 (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門要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的課,和挑戰賽很相似。但當時我和班上的同學,其實心裡都知道我們都只是交差了事的完成那課堂作業,「表演」得很好,我自己知道,我內裡卻空空如也。

但青年永續挑戰賽不同的是,參與的同學都有「想要解決問題」的決心和熱情。

挑戰賽,使我學會去拆解問題,它告訴我,如果你認為「你無事可做」那是你不夠了解問題,它也讓我了解到說故事和表現自己成果的重要,故事不是說教,可以快速地讓聽者進入情境;表現自己不是表演,是在有成果後如何如實表現出來的能力。

比賽完後,我覺得自己是很飽滿的,我敢勇敢的說:「我喜歡這樣的社會探究,從訪問、聚焦問題再到實際動作去解決問題,我覺得很有趣 !」 …

黃品恩:別把大學當高中讀,讓你愛上學習的 3 個秘訣

Hi 我是品恩!三年前從北一女畢業後,我沒有直接上大學,而是代表台灣前往英國《UWC世界聯合學院》和全球近100個國家的學生一起上學。(有興趣歡迎閱讀:UWC 世界聯合書院完整介紹)

去年六月我正式從 UWC 畢業,也在八月底回到「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就讀大一。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的,正是作為一個從西方教育重返台灣體制的學生,是什麼原因讓我在一學期後徹底愛上台灣的大學?

又是透過什麼訣竅,讓我的大學生活與多數人不同,不僅上到百人搶修的台大簡報課,甚至有幸在大公司實習(喔對,還享受到韓國天團 aespa 的尾牙表演? …

許碩展:學生團隊必學 9 招,讓開會更有效率!

身為學生的我們有許多開會的機會,不過在學生團隊中我們可能會議常常會超時,沒有辦法有效的決議,或是開著開著大家聊到有趣的話題就直接聊開了,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

今天這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我過去帶團隊在會議各個階段使用的技巧,讓我們都能告別冗會,快速討論並產出會議決議。 …

曾荃鈺:「斜槓運動員」是好出路嗎?三個職涯規劃重點

臺灣有許多斜槓運動員,像是職棒選手郭泓志高掛球衣後,不但是棒球訓練中心教練跟經營者,還是郭泓志運動發展協會理事長、「郭董懂不懂」人氣 YouTuber 跟通告藝人;奧運跆拳道金牌陳怡安,退役後擔任主播、賽評、行腳節目主持人、中華奧會委員跟領隊、還創立個人品牌「陳怡安手工皂」在百貨公司販售,生活依舊多姿多采。

讓人不禁好奇想問:當一名「斜槓運動員」真的是職業生涯的好出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