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品恩!三年前從北一女畢業後,我沒有直接上大學,而是代表台灣前往英國《UWC世界聯合學院》和全球近 100 個國家的學生一起上學。(有興趣歡迎閱讀:UWC 世界聯合書院完整介紹)
去年六月我正式從 UWC 畢業,也在八月底回到「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就讀大一。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的,正是作為一個從西方教育重返台灣體制的學生,是什麼原因讓我在一學期後徹底愛上台灣的大學?
又是透過什麼訣竅,讓我的大學生活與多數人不同,不僅上到百人搶修的台大簡報課,甚至有幸在大公司實習(喔對,還享受到韓國天團 aespa 的尾牙表演😍)?
秘訣 1:千萬別把大學當國、高中在讀
讓我和多數大學生不同的第一點,就是我沒有用國、高中時期的思維在面對大學的課業。
這或許是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從國小到高中,學生每週五天上的課都是被規定安排好的,沒有任何權力或空間選擇。於是,這導致多數學生遇到不喜歡的課只好「混過去」,或用最低的成本「應付」考試。
確實,這種應付方式在國、高中時期管用,畢竟真的不是每個科目自己都有興趣或都會遇到好老師,有時候做自己的事反而更能有效運用時間。
然而,若把這樣的思維帶到大學,就真的太可惜了。為什麼?
大學的課包羅萬象,不只自己本科系的課,還有另外至少17學群的課,商管、教育、工程、設計、傳播、資訊什麼都有。更重要的是,除了系上必修之外,幾乎一切都可以按照興趣自己選擇!(即便是通識課,也能從不同領域挑喜歡的課去選)
的確,很多人會說大學四年「必須修完 128 學分才能畢業」壓力很大,所以每學期都得為了拿學分而選很多沒興趣的課,也就是去搶那些俗稱的「甜、涼課」(好拿分數、好混過去的課)。
但這麼做其實很浪費人生和大學學費。
若我們能換個角度想,把原本「必須修完128學分才能畢業」如此「不得不」的思維,替換成「大學四年期間,有至少 128 學分的課能讓我們修好修滿」,這時候,大學彷彿變成了:
一間付了入場費後,就能任意選課,把所有想學、想碰的領域都嚐過一輪的高cp值「吃到飽餐廳」!
以我為例,一學期下來,除了師大社教系本身的必修如社會學、心理學以外,我也上了一門由報導者 podcast 製作人詹婉如老師所開設的「採訪與報導」選修,也自行選了幾堂教育系、英語系的課。
此外,在三校聯盟的福利下,我也能跨校選到台大、台科大的課,這學期因而有幸上到人氣超高的「台大簡報課」。
事實上,當我們出社會之後,想學任何一個技能或想上任何一門課,都是非常傷荷包的,相比起來,能在大學修課,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而有了這樣的自主權,若還去選「完全沒興趣」或「真的很無聊」的課,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因此,上大學後千萬別把大學當國、高中在讀,要提醒自己正置身於「吃到飽餐廳」,面對的是各路美食,而不是過去食之無味卻又不得不食的「營養午餐」~
祕訣 2:找到「為什麼要學」的動力
選了很多有興趣的課,但發現上課其實很無聊或很沒用怎麼辦?
就我的觀察,多數同學剛開學幾週上課都動力滿滿,但一段時間過去後,就會慢慢覺得無聊、越來越常翹課。
但我不一樣,幾乎所有上學期修的課,我都是從頭到尾享受著每一堂課,也是班上數一數二積極發言並與老師互動的人。到底我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讓這些課的價值「最大化」的被我吸收呢?
其實原因並非出於我天生好學,相反地,國高中的我絕對是很多老師眼中的叛逆小孩,上課不上課都在做其他事,永遠不覺得課堂、考試有意義。
但之所以上大學後我突然能夠享受上課,我想除了所有課程都是我自己選的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過去的經驗」和「大學的所學」產生了連結。
具體來說,高中的我因為找不到上課的意義,於是花很多時間投入課外活動,例如發起偏鄉教育計畫、創辦環保組織、到 NGO 擔任志工和實習生等等。
這些行動和國高中的國英數自社幾乎完全無關,然而到了大學,當我上了社會學、教育社會學、心理學等課程之後,突然就發現一切都息息相關。
例如,當多數同學聽到各種學科的「理論」時,都很常是基於「考試會考」而強迫自己專心聽課、抄筆記;但我則能從教育社會學聯想到過去關注「教育不平等」的經驗,或把心理學知識應用於過去的倡議行動,甚至思考如何加強行銷策略。
看到這,你可能會好奇:
那到底要如何讓大學課堂如此「有用」呢?
統整我個人或身邊朋友的經驗,gap year、投入自己想做的計畫(專案)或創業,又或是「先就業再升學」,都非常有幫助。
透過實際踏入職場,可以更明確知道完成一份工作所需的能力,並看見自己還缺乏什麼、還有什麼想學的、什麼技能在市場上很重要。這時,回到大學課堂時,便能更容易對上課提及的觀念產生學習動力。
而我自己高中的課外行動以及畢業後 gap year 出國的兩年,雖然讓我相較同儕年紀稍長,卻也讓我有更多的社會歷練與視野、不同領域的經驗,進而能更容易「學以致用」,也就是掌握知識怎麼用、在哪裡可以用的能力(把A學科的概念用在B領域)。
的確,我聽過很多人抱怨大學課程對未來很沒用、大學「學到的」跟實際出社會能「用在職場上的」,有很大的學用落差,而我也承認這或多或少是事實。
然而,與其抱怨四年並苦苦等待教育改革,是不是,我們其實也可以透過自己的行動,去創造學習動機、去讓這些看似沒用的課「有用」呢?
再白話一點,其實我很想對很多大學生說的是:
「與其盲目讀四年,不如勇敢先就業或創業一年,再回到大學時,絕對會對學習充滿動力!」
祕訣 3:不把大學當「職涯保證班」
最後,要來分享的是我到底如何在大一(甚至是上大學前)就錄取知名科技公司的行銷實習?
其實以前的我也會認為「學歷」最重要,尤其如果有「台清交成」的學歷,投履歷容易被看見、能力好像也不用證明就會自動被認可。
事實上,是也不是。
學歷固然加分,但從我的例子(師大社教系錄取電商行銷實習生)就能看見,沒有相關科系背景、大學不是台清交成、甚至當時連大學都還沒上過的我,依舊是能夠被大公司看見並給予機會的。
也就是,學歷不是唯一。那麼關鍵到底是什麼?
詢問了主管與身旁的同事後,我發現具體的「作品成果」真的很重要。以我為例,雖然沒有真正學過行銷,但透過高中創辦組織、定期經營 Medium 所引起的社群迴響,其實更能證明我擁有媒體行銷的實力,而不單純是「上過課卻不一定有懂」的文憑。
而其他實習同事也大部分都有各自的作品,例如有些人曾經創業(在蝦皮上經營服飾品牌、在IG上經營甜點店等)並且有成果與數據佐證能力;有些人則將課堂報告延伸成為自己的 side project,做了更多的研究、分析與應用。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證明,有學歷或許會帶你更容易通過第一關資格審查;但沒有作品集、side project 的經驗,幾乎很難讓你真正脫穎而出。
回到大學這個主題,那到底具體要抱著什麼心態讀大學,才能對未來職涯最有幫助呢?
我認為,答案是去認知到「大學」並不是「職涯保證班」,並不是一個你跟著科系讀完四年就會自動錄取某個職位的地方。
事實上,撇除醫牙法商等典型就業導向的科系,其他很多科系(如人文社會領域、物理化學生物等)本來就不是以職涯培訓為目的設立,而是培養思考體系與學術研究能力。
也就是,如果我們一味「盲目依賴」自己科系提供的課程,很可能最後真的沒辦法良好的對接職涯。
反之,若我們能「拿回職涯的主導權」(想走設計,就自己上網自學 AI, PS 等軟體,並累積作品集;想走行銷,就自己嘗試創業、實際練習行銷能力)那麼我們才不會處處受科系限制,也才能累積真正的作品與實力,更全面地備戰未來的職涯發展。
所以,別再說:「讀XXX科系未來會找不到工作了!」
只要自己願意主動自學、嘗試行動,沒有什麼科系未來會找不到工作;反之,若四年都很被動的跟著上課,即便在一個相對利於就業的科系,最後也還是容易在求職路上碰壁。
重點整理
最後,因為文字量很大,幫大家稍微重點整理一下。
如果想在大學真正讀得好(運用最多資源、學到最多東西),甚至未來求職能更有競爭力的話,我認為最重要的三個祕訣如下:
- 千萬別把大學當高中在讀,要記得大學是個可以自己選喜歡的課的「吃到飽餐廳」,沒有人逼你上不喜歡的課!
- 透過 Gap year、先就業、做自己的 side project 等方法,讓大學課堂與自己的經驗更有連結,進而找到更多學習動力,也因而學得更深入。
- 不把大學當「職涯保證班」,自己的職涯還是自己靠「作品」去累積更實在!
最後最後
真的很謝謝你看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給我一些 feedback,或也可以來到我的頁面更認識我喔:)
品恩的個人頁:https://portaly.cc/melody_pin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