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ading ...

mutahead mutahead

陳靜葳:如何丟掉一個平順的人生

Posted on

發現

大學開學到現在將近半學期,陸陸續續迎來許多挑戰。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演講、發表能力,或是有想法或計畫後的執行力不差,直到參加了今天學習家 mutahead 的活動,我才驚覺原來我一直活在這個「不差」的舒適圈。

其實從去年,高中課業沒那麼忙開始,我的腦中就一直有想主辦個事件,想探索看看我自己是否擅長組織自己的想法。與其說主辦,不如說從頭開始發想到執行,最後產出成果。

大約在今年 2 月初,我開始尋找跟「學校」無關的事情跟機會。

因為當時很喜歡紀錄些生活的碎片的觀點,所以想說那就開個文字帳。於是我開始整理之前寫過的短文、寫幾篇長文放在 vocus、medium 與 Instagram ,想著之後可以成為我發表的平台。

結果…沒錯,我執行了一個月就停擺了。

待了實驗室、零星幾次分享會、巡迴演出,然後就上大學了。又來了實驗室,學法文,一些其他活動…途中其實有很多想法,但慢慢的我開始找各種藉口,「感覺」自己好像真的有做很多事。

醍醐灌頂

昨天的講座是學習家辦的活動,邀請不分系畢業生雷蒙來跟大家分享交流。

聽完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活動中我也有記錄下一些從談話、問答的過程中覺得重要的觀點,綜合我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有幾個關鍵:

1. 一個學科能帶給你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不斷的學習各種學科。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音樂、藝術等等,其實每個學科都或多或少讓我們學到了一些東西…

…嗎?

雷蒙在講座中說道:他之前上化工系課程的時候,因為從不斷的「分解」而想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也是透過層層分解來處理。

我聽到的當下頓時覺得「哇這堂課也太賺了吧,學了反應式還學了問題解決」

雖然從新課綱推行後幾乎所有的課程都強調在一堂課中學習到的東西,學生們都喜歡在心得反思或期末發表中寫下問題解決、團隊合作、面對挫折(嗯嗯我懂XD )但真正遇到問題或說重要的計畫執行時,多數學生還是一樣不知所措。

我仔細想想之前上過我覺得印象很深的幾趟課,很有趣的是幾乎都是一些無關考試衝刺的課程,反而讓我學到很多。

印象中,在我高中一年級時的歷史老師真的很厲害,當初在講二次大戰和台灣的歷史時(不是很相關但印象蠻深)真的很精彩、很生動。老師在學期間也不小考,就是講故事。後來這位老師要離開我們學校了。

2. 快速迭代-縮短測試週期

雷蒙提及到縮短一個新的嘗試的測試週期,他會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來測試自己是否適合這個新的嘗試。

這點其實我很同意,畢竟當時間拖太長,很難督促自己有些成果;時間太短,有些東西又不一定是可以在短期內馬上有成果的東西。

當然這個測試週期會有彈性調整,但基本上我再同意不過這個觀點了。

3. 好學生光環

這點在活動的最後被提及,當下因為時間的關係來不及分享,不然這個主題實在是太觸動人心了。前天我剛完成一場關於人生與教育主題的個人報告,也帶著大家思考了這個問題。

台灣的教育體制一直都把好學生跟好成績畫上等號。但我們接觸了十幾年到現在高等教育,難道學到的只有「當個好學生」嗎?

“我自己也身陷在好學生光環的蜜糖中,想戒也戒不掉。”

但從來沒有人願意、或沒有人敢提出這個問題,因為也許沒有答案,也許是答案我們沒辦法接受。

“為了什麼而學,我覺得才是我們要追求的。而不是一昧的跟著奔波在好學生的跑道上,被光圈迷幻得不可自拔。”

重新開機

其實還有很多在活動中我有記下來的地方,但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還是以上三點,

除了這些,最讓我感到開心與值得的是講者跟觀眾似乎沒有了「距離」。

我們隨時可以停下來問問題,開放的空間即便的演講前後都可以跟講者互動。彼此交流、小組討論分享的環節,也是這個活動的特點,更能看到不同角度的思考。

最後我想說:

學,為了自己而學。 ❤️

“我們不是只能做什麼, 而是我們更能做什麼。”

學習家

更多活動反思: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0%
Drag View Clos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