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ading ...

mutahead mutahead

蘇冠彰:我如何撕下「認真讀書」的標籤

Posted on

在開始閱讀之前,想要問問讀者

「你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嗎?」
「你知道你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嗎?」
「你對未來有抱有什麼憧憬與想像呢?」

今天,我想要從這幾年所經歷的故事,來談談我的成長與生涯故事。

突破框架:重新思考台灣教育與生活的意義

以前高中時期的我,或許和現在的讀者們一樣,高一高二每天很早起床,揹著厚重的書包,到學校日覆一日地讀書、考試、上課,而放學後又趕著前往補習班。到了高三面臨了每天不斷地複習考、學測與指考(現改為分科測驗)。看似平凡又尋常的高中生活,對我現在來說卻是一種在社會潮流與流水線下行屍走肉的過程。

為何會這麼說呢?

從小,只要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被罵與被打一頓。到了國中,去了某間明星補習班上課(因為國中是明星學校),只因為一次數學考試考了70幾分,就被老師打。在這樣的環境下,讓我覺得,為什麼大人與這個社會那麼重視一個人的成績?為什麼只在乎這些課本與考試上的能力與知識?

這件事讓我開始埋下想要改變台灣教育的想法,畢竟每個人的特質不同,我們為何什麼事情都要被這些既有的制度與社會給馴化。

從國中到高中以來,為了讓自己的成績變好,每天日以繼夜、焚膏繼晷的與一般人一樣讀著國文、英文、數學……。社會大眾與師長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將來大學就會輕鬆」、「學生就是要好好讀書,不要去想有的沒的」、「讀書就是學生的本分」……諸如此類的話語。

但我真的很想知道,難道一個人的一生只能讀好書、考上好大學、可能再讀個研究所嗎?難道每個人就沒有自己的價值、沒有自己的路嗎?跟著社會大眾的路走下去,未來確定真的安穩嗎?一個人的生涯就只在乎職業、學歷與薪水嗎?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所以我們到底活著是為了什麼?只有讀書與工作而已嗎?」

大學的意義:突破科系框架,探索生涯可能性

直到了高三下考完學測,當時高中時期一直想讀諮商心理學系。然而,拿到學測成績單後,發現考得不是很理想,與諮商心理學系無緣。最後,我在繁星推薦的資格以及其他總總的因素下,選擇了應用華語系這條路。

過程中接觸了許多教育相關訊息還有一些組織,因緣際會下,在 2021 年五月,我加入了 島島阿學 教育社群。在島島阿學當中,我看見了一個專案運行的過程,也接觸到許多數位技術以及 UI/UX,並且更深入了解了體制外教育(實驗教育、自學)、民主教育等領域。

這開啟了我對於這世界的第一道大門,也讓我從中去繼續研讀相關教育書籍以及民主教育,並且從做中學中開始自主學習更多領域的知識。

到了暑假,由於疫情的緣故,使得線上課程與講座種類變得更加繁多,我也開始慢慢地去接觸更多教育或學習社群,像是 g0vWetwach學習家小羊聚起來……等。讓我從中更深入地去知道未來世代、教育、學習的反思等相關議題。

推薦相關教育社群/圖片來源:作者自行整理繪製

一直到某天,看到一句話「不要被大學科系限制住自己的職涯可能,你念什麼科系,只代表你的必修課表長怎樣,但不代表你的能力與未來怎麼樣。不要被大學科系的視野給弄窄了。」這句話點醒了我。

並讓我去思考,我為何而讀大學?讀大學的意義在哪裡?

跨領域探索與生涯思考:大學新生活的啟示

九月份,上了大學,開啟了新的人生與學習旅程。也持續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包括讀書會、演講、工作坊或是服務學習等,從設計思考到專案製作;從心理學、生命教育到生涯規劃;從地方創生到服務學習;從永續發展到 AI 科技……等。這些大規模、跨領域的探索也促成我開啟跨領域與探索未來的第二道大門。

除了持續的在課外方面探索自己外,在大一的那段日子,我的班排也幾乎維持在前 10 名,與高中時的我一樣對於成績還是非常地在意。直到大一下遠距教學,開始發現自己對於系上的課業不是那麼感興趣(除了資訊、編輯、台灣文學課這三個類別除外),會想要去撕下眾人「認真讀書」的標籤。

但是,最後想想那只是「別人眼中的標籤」,難道認真讀書=認真的把系上課業學好,而不去管自己的生涯或是未來道路了嗎?

作者在自我探索中,曾參與的活動。左1:g0v黑克松、右2:EdYouth108課綱倡議發布會、左3:桃園市青年事務局桃青志工隊、右4:Social AED社會創新社會設計工作坊/圖片來源:作者自行拍攝與提供

因此,我申請了心理系的輔系,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道路。

然而,此時此刻,我依然迷惘著,總覺得探索這麼多,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在這段期間,我也參與了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的一年服務團隊「V落客」。透過撰寫計畫書,去定義與發現馬祖的社會議題(#高齡長者議題、#環境議題),到馬祖當地進行服務,最終拍攝成影片讓社會大眾了解到馬祖不僅僅是觀光之地,更有許多議題需要被看見。

然而在馬祖當地 14 天,儘管拍攝影片真的非常累,每天睡不到 7 小時,還有許多反思討論,但是這段旅程至今對我來說,卻是讓我心中收穫最多的一刻。

由於在馬祖當地他們與紅十字會合作,因此紅十字會的鳳姐就帶著他們這群大學生一起到馬祖南北竿進行長者訪視。在訪視的過程中,長者們都會和他們聊聊天,還記得有幾位長者跟他們說「希望我們活在當下,平平安安就好」、「人生只要做一件讓你具有成就感的事情就足夠了」。而又看到鳳姐在他的工作崗位上對馬祖當地人的努力地付出與關懷,讓我想到自己生命的初衷「助人」。

不可否認,這短短 14 天在馬祖看見的人事物,對我來說影響真的很大。

我們很容易總是擔心著許許多多雜亂的課業考試與千變萬化的未來,反而卻忘了活在當下的感受。

這段期間,讓我不必看見他人光鮮亮麗的道路,而過於著急想追上。而其實人生的選擇也永遠不只有一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與時區,只要你勇於嘗試,就算是失敗也會帶養分。也會讓人體會到經歷那段日子的美好生活。

找到真正的自己:尋覓生涯目標與摸索探索的大學歷程

從馬祖回到台灣,緊接著就是大二上了。這段期間也持續關注著許多永續 SDGs、社會與教育創新相關議題。在某天的課堂中,由於教授每次上課的內容實在是照本宣科(畢竟大學教授的本業不是教學,而是研究 XD),讓我決定應該要為自己的未來道路去負責,而不只看見現在而已。

因此,我開始對於系上的課業比重放得低一些,反而轉往戰場到心理學的領域發展。

但是,心中又開始冒出許多念頭,總該要給自己一個目標,而不是什麼事情都去發展或探索吧,這樣好像無頭蒼蠅般的迷失方向,我的未來又何去何從呢?然而,心理系又有許多分類,包括諮商臨床領域、工商領域、設計領域……等。

而前述有提及喜歡助人,應該會選擇諮商或臨床領域吧!但我發現儘管自己喜歡心理學的領域,但是對於這種工作型態並不是那麼感興趣。

然而之前剛好也在台北 NPO 聚落中舉辦過活動,也發現到自己對於 NPO 或社會企業等相關職涯的熱愛。所以大二上結束時,我秉持著自己的信念:「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與想法,朝著現有的目標與規劃前進,生涯不是一蹴可就的,它是在慢慢地摸索、探索中得到的結果。Keep it going!

追尋助人之路:從大學探索到社會永續的轉變

直到今年,看見了一部 TED 的影片「怎麼樣發現解決社會問題的天賦?」影片中提到「人本助人,如何把助人昇華,解決社會議題?」我重新思考這一路探索與走來的歷程。從接觸地方創生再到去馬祖服務學習,從關注學生權利到心理與教育議題,讓我慢慢對喜愛社會議題有更多的想像與想法。從想要讀心理學系到自己喜愛助人,忽然間讓我聯想到 Steve Jobs 對史丹佛畢業生說的一段話: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現在必須相信,眼前現在發生的點點滴滴,將來多少都會連結在一起。你得去相信,相信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甚至是輪迴。」

Steve Jobs

走入社會議題,或許是一種助人模式」,從自己的探索中發現到自己喜歡發現社會議題,去研究、去探尋,這樣的模式是自己很喜歡的,而且每一次的改變,都是挑戰與成就感。

這樣的反思,對我來說是一件難得可貴的事情。儘管升上大三了,但未來的目標也確定想要朝著教育助人的道路前進。 經過這兩年的大學洗禮,慢慢地發現自己學習的模式在改變,老實說專案/專題式的學習更甚於老師上課或是小組討論的上課模式,畢竟要自己發現問題、去摸索與探索,才能找回自己的學習動機。

【總結】探索自我,塑造未來

一路走來,從體制內的學生跨足到體制外的價值,實踐了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與動手實踐的能力。

所以,我覺得體制是一塊強韌的玻璃,儘管高中時期的你們可能無法有過多選擇的權利,但是你們要知道我們是人,是擁有選擇的自由。所以很建議試著走出體制,去安排、去學習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沒有人規定知識只能在大學或是研究所學習,而是要找到你自己適合學習的路徑。走出體制後,眼界、世界會慢慢擴大。你的心中不再是問「我到底要不要讀研究所?」、「我到底要選擇什麼科系?」

而是,你會慢慢了解到——

自己在社會上或是學生身分中自己想要得到什麼,慢慢地去了解到我想在社會上創造什麼價值與影響力,進而也去思考自己未來想在哪個領域駐足與持續學習。

最後,我想引用 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劉安婷在成功大學畢業演說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找一處值得耕耘的地方,放開手,把自己的一點幸運種下去。」也祝福閱讀到這裡的各位,面對未來,我們要有擁抱不確定性的勇氣與能力,在自己喜愛的領域中去實踐你可以發光發熱的地方。

推薦:作者的自我探索資源包

原文發表於「人生書家」官網,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0%
Drag View Clos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