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ading ...

mutahead mutahead

羊正鈺:為何大學生應該「至少休學一次」?

Posted on

這是一篇醞釀了超過半年的文章

過去幾年,常常有同學在演講、課堂或私訊問我「大學生」該如何規劃?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事?該培養什麼能力?

一開始遇到這些問題,我都會不斷反思,因為類似的建議,很多書籍、影音或意見領袖、前輩和教授都可以找到不少資訊,我講的跟其他人又有什麼不一樣?

一直到去年,累積帶了上百位學生,有的是從解決社會問題的挑戰賽中交流,有的是透過深度的課程互動,也有的是引導專案執行的過程,甚至是課程結束之後還持續關於生涯、職涯的討論。在這些學習者的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種「學習樣貌」。

因此,在 2023 一開始,我決定給大家一個「沒有人敢給大學生」的建議:

請至少「休學」一次,一學期也好!

為什麼呢?我認為休學有幾個好處:

1. 休學,其實是「中性」的

台大校長管中閔曾在2022年底的演講中指出,台大過去3年,大一平均有14%休學(每年大概休學超過500人)、想轉系也有11%。這還只是台大一間學校而已⋯⋯

當然,每個學生選擇休、轉學有很多的因素,我們再看看另一個數據:台大在108、109學期做了新生調查,平均有4成的新生不知道自己的生涯方向。除了新生,也曾針對台大畢業生調查,有3~5成學生後悔選擇原科系。那請問我們花四年念大學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覺得「休學」其實是中性的,不論是因為個人情緒/壓力、家庭/經濟狀態,或學習目標的調整⋯⋯等,都是一個「無關對錯」的選擇。

我認為「休學」其實只是一種學習狀態、是「自主學習」的開始。

而且,我認為並非真的去辦了休學手續才算是「休學」,為什麼這樣說?

2. 拿回學習的「自主權」

我 2020-21 在成大開課的時候,就看過各種「休學生」,有人對餐飲有興趣,真的休學去工作,從外場做到內場,體驗那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歡的領域?還需要什麼能力?

也有遇到電機系的學生念了一學期後,下個學期就把系上的必選修「全部退掉」,跑去選各種自己有興趣、想探索的課程或是領域,例如去修心理系的課程、設計學院的課程、各種語言、文化的工作方,參加校內外的活動,自己發起專題⋯等。

我認為,大多數人從國小到大學,都是按照別人安排好的課表,每小時、每天、每週、每學期去上課和考試,但卻鮮少懂得、練習自己去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離開學校、進職場後就不再進步了。

因為一個人從未為學習做過決定,當然也不知道該怎麼自學⋯⋯

3. 學會「如何從 0 到 1 學習」

不管是休學「離開校園」、還是「退掉沒興趣的課程」都只是第一步,當「自己的時間」空出來了,然後呢?

要怎麼開始學?從有興趣的?熱門的?還是全都試一輪?也就是該從哪裡開始「探索」?怎麼知道要探索「多久」?

學習家認為,拿回學習主導權後,我們第一個要學會的就是「如何學習」新事物,而這件事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一個人、在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或技能,所需要的時間、適合的方式都不一樣。

一旦找到自己「從 0 到 1」學習一門知識或能力的方法,未來將可以套用在學習任何其他事物上面!

過去是學校填鴨給我們,而我們現在要學會找到自己的「方式」和「節奏」,雖然這些沒有「標準答案」,但卻有基本流程——如何設定短期(一週、一個月或一季)學習目標,然後固定反思檢視,再不斷調整和優化(停止、加廣或加深)。

但其實更重要的是⋯⋯

4. 學會如何「從做中學」

學習,就是為了「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當我們開始決定自己要學什麼、慢慢找出該怎麼學的方法之後,第三步就是要有辦法確認「我學會了?」

過去在學校,大多透過「考試」來衡量,其實本質上也是定期檢視、優化的目的。但方式上卻不該只有一種,更不見得要透過跟人比較、排名來達到目的。

我認為,當我們在練習學習一個新事物的時候,除了如何學習,更重要的就是

為自己尋找「實作場域」,並且設定一個不會太簡單(太無聊)、也不會太難(有點挑戰)的目標,讓自己能不斷的透過「做中學」的方式來檢視「學習成效」,確保自己的學習從 1 到 10 甚至 100。

所謂的「實作場域」有很多可能性,例如傳統的考試(語言檢定、證照),或是自己發起一個專案;可能是參加比賽、計畫或實習,也可能是寫一篇學習心得公開發表跟同領域的人交流。

實作沒有一定的形式,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方式!

5. 尋找學習對象、夥伴和溝通

學習,究竟要跟誰學?

在學校,有學校和系所,讓大家不費力氣就獲得一群同學、校友和老師。但「休學」之後呢?我們就要學會去找到適合的學習「對象」、「夥伴」,這件事是需要「練習」的。

舉例來說,如果想要學的領域,不是系上開的課、學校沒有老師會,甚至台灣根本找不到人,你會怎麼做?抑或是,你想找到一起討論、交流或共學的夥伴,身邊的同學都不適合,你又會怎麼辦?

我認為,對於Z世代來說,透過網路、社群的管道來找前輩、找同好並不難,真正難的是——怎麼進一步認識、理解彼此的需求?讓對方願意幫忙、讓雙(多)方各取所需?

再加上,在「休學」的情況下,夥伴的組成會跟在學校不同,不見得會是差不多年齡的人,可能會有比我們年輕,或是大我們十歲以上的人,這時候又該如何去「溝通」?

面對跟我們有不同成長背景、意識形態、不同意見的人,溝通不是說服別人,而是學會聆聽、同理對方,也知道怎麼讓別人理解我們、願意聽我們說話。

這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學會的!

6. 選擇就是「放棄」和「負責」

講了那麼多,很多人可能還是不敢真的「休學」。

這其實也很可以理解,因為這個「選擇」的賭注好像有點大,可能會落後同學半年、一年甚至更多,這也是體制內教育從小到大讓我們「比較」、「排名」後影響的思維。

我認為,「休學」只是一個建議,既然是建議就代表做與不做都是一種「選擇」——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都是有代價的,這也是我們在大學至少要學會的一件事。

選擇「休學」,就有自己好像沒學到(拿到學分)、浪費時間(比別人慢)的可能性,但也可能獲得上述幾點受用一生的能力。

反之,不選擇休學,跟著體制內走,就是真的好嗎?有可能一路順遂,但又有多少人畢業後學非所用?工作後發現不是自己要的?到時候再重新學習上述幾點的「成本」又有多高?

這些,我都沒有標準答案。

但不管做哪一個選擇,一定都要「放棄」另一個,然後想辦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本文原刊載與此,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0%
Drag View Clos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