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ading ...

mutahead mutahead

高中生看社會設計課:為何立意良善,卻有學生視為廢課?

Posted on

隨著 108 課綱的施行,探究、實作、跨域、創新等議題逐漸浮上檯面。比較用心的老師們於是一起研發不同課程,從社會設計、社會議題討論、永續發展目標、AI 導入,老師們希望學生有實際收穫,小至觀點闡述、大至主題企劃,成為了現代高中生的(被荼毒的)生活之一。

這個課真的很廢欸,為什麼我要了解這些?」 「老師總是打槍我們的看法,不是說要創新?」 「感覺不問清楚的話,老師也不會說,這也不是老師的專業。」 「這些感覺都是需要時間去發掘的,課堂上的時間根本不夠。

為什麼,立意良善的議題導入課程,會造成實際感受的落差?有什麼方法能達成背後的目的?

走進北一女中高二的課堂教室,老師發下講義,賣力的在臺上講課,從社會設計重要理論,到別人的企劃發想結構,學生幾乎被單向塞得滿滿滿。

好,現在給你們 5 分鐘討論這張圖呈現的問題,也請你們順便思考一下生活環境有哪些問題。

小組內成員才剛開始活絡氣氛,便被強行結束討論。

我們課要上不完了,你們下次要有效率,我先繼續往下講這個概念喔 XXOO… 好,你們可以開始想需求了,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讓你們改主題,你們要以可解決、能實行的方向去調查&執行企劃喔

所以說,我們到底要幹嘛?做這個的目的是?」這成了學生們心中無解的問題。

我很好奇,造成這結果的原因是什麼?老師很努力的備課,為什麼傳達到學生身上沒有對應的效果呢?而也許我們可以從學生們的抱怨,往後推測背後可能的原因。

傳統授課習慣的遺毒

從最多人抱怨的「老師很爛」開始,往下追問,會得到幾個答案:「提出來的提議被打槍,覺得自己的創意被扼殺了」、「不追問就不會得到更詳細的資訊,而且感覺老師也不太了解狀況」、「每次都一直趕課,壓縮我們討論的時間,討論不完又回頭說是我們不認真、效率太低等」。我們可以得出學生對老師的專業度、流程順暢度、對討論的引導能力有所不滿。

而筆者認為,此種反應可以從傳統的授課習慣去分析。

一、標準答案思維

筆者接觸到的老師,容易下意識用舊有的標準答案思維,直接肯定或否定原本的提案,而不是透過引導與雙向討論,找出共識,或是受限於本來的看法,認為不可實行所以否定提案。

例如,學生提出點餐機大排長龍的問題,探查需求,認為是因為大家到點餐機前才會開始瀏覽菜單,決策的時間較久,於是提出「在點餐機前面放置菜單」的構想,但老師則說「這個無法解決問題,像福特發明汽車前,大家都認為要更快達到目的地,需要的是更快的馬,被原先的知識框架住」。

老師直接否定並指出失誤,而不是透過問句與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老師沒有問「為什麼會這麼想?」「你如果有菜單看著,就能直接決定要吃什麼了嗎?」

又例如,學生觀察到大家的睡眠品質不好,於是提出可以透過一堂課、工作坊來教大家如何睡覺。但由於不現實、難以實現、上課時間不足等原因,老師反駁了這個提案。

而筆者認為,這個提案本身也許並不現實,但睡眠品質不佳的狀況確實存在,有需求,那這個議題也許有發展空間,也許可以透過引導進行深挖,並引導學生往下思考。

二、單向授課環境

老師可能受限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社會設計」等於體制內較新的領域,仍採取單向式的授課方式,老師在台上「表演」,下方的學生盡全力的抄筆記,講完所有理論後,就期待我們依樣畫葫蘆,產出不錯的成果。

學校的「校定必修」確實有討論環節,但比例仍低於理論建構與閱讀。

筆者參加過一些課外的活動與課程,像是北一女中跟友校浦和女子高級中學的社會創新國際交流、朝邦文教基金會的 SDGs Game 工作坊、學習家的思考習慣訓練等,多半會有六成以上的時間著重在討論,老師花一到三成的時間講述概念,然後丟出引導式問題,交給小組或同儕間討論,開放、不設限,透過反問,從討論中逐步歸納出結論。

在課外的活動中,我看到的是概念與討論交錯進行,並且討論的時間佔多數,每個人都要從做中學。反觀學校「校定必修」的社會設計課程,大量集中的講述,前四周花費七到八成的時間紙本推演,每個概念只給學生 5 分鐘的時間討論,最後兩周才留六成的時間給學生討論。

三、進度壓力

這邊想引用 放伴教育協會 2023 年度展覽—「迷霧中前行」系列講座中,來賓羊正鈺對老師的建議:「不一定要執著於把進度上完,而是可以思考看看,如何讓學生在每一堂課都能帶走東西。

以社會設計來說,可能教不完完整的理論跟流程,但至少能在每一個步驟都有充分的討論與充分的理解,至少在每一個步驟都能帶走實用的技巧,不要趕鴨子上架,強迫大家在六周內完成大量作業與討論,要消化完基本理論、有完整的場域調查、需求了解、執行企劃、實際執行,這樣很容易淪為交差了事,只求趕快把東西完成。

體制內的校門是一種保護、但有時候也是一種框架

找到議題教學與學生的關聯性

我們為什麼要學這個?」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質疑,尤其筆者是理工科學生,大部分的同學認為這個確實是重要的,但也認為學測不會考,自己也沒有動機去關心,自然不會願意被逼迫著學。

其實社會科學絕對不是跟理工科脫鉤的,以資工領域來說,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的程度,需不需要法律來確保其安全性?需不需要行銷與設計來讓其能更貼近使用者需求?需不需要社會學來確保其符合倫理道德?需不需要社會設計來讓其符合社會利益?

轉換個角度,把眼光放到日常生活,學生身邊有沒有困擾生活已久的小問題?有沒有平常覺得不喜歡,卻從未試著改善的議題?若說社會設計的本質,是透過「創新」來「設計」出想要的人生,那麼從學生身邊的環境出發,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以筆者身邊的朋友為例,有人發現班級的資訊講桌時常會故障,也因為不同教室資訊設備的設定不太一致,有時會遇到老師不知道如何使用的狀況;

有人發現教室後方垃圾時常掉出垃圾桶,影響美觀與垃圾桶周遭的同學;

也有人發現學校某校舍的地板常常濕滑,學校有處理過,效果卻不佳。於是他們開始挖掘大家使用的情境,希望找到造成問題的原因,並發想解決方式。

但老師卻認為他們都待在教室裡太消極了,或是認為這些問題都太容易解決了,應該要去看看更大的、更難解決的問題。筆者可以理解老師的期望,教室裡的議題確實都是極為日常的小議題,要是能走出教室,甚或走出學校去改善問題,那肯定能造福更多人,也能被更多人看見。

但有時,那些大議題可能不是學生平常的生活圈,了解的程度與改善的意願自然會較低,而學生生活環境中的問題,雖然看起來影響的範圍「小」,但對學生造成的體感困擾卻非常的「明顯」,若進行足夠的引導與不設限的討論,想必學生也能逐漸發現自己有欲望、有能力改善不喜歡的現況,進而真正學習到「社會設計」的精神。

若有朝一日,學生們遇到了想要改善的社會議題,想必也更知道該如何去了解、應對、著手改善。

老師的用心與困境

在筆者的學習經驗中,能明顯的感受到老師在社會設計的引導上,用心研究並下了苦功。社會設計並非老師們本科的專業,但他們卻認真備課並給我們滿滿補充;只有單調乏味的講述可能不夠吸引人,於是他們在上課時播放影片,給我們看別人的實作紀錄影片;老師也希望增進大家的理解,所以設計學習單與報告模板,讓學生們練習。

然而,受限於現在的「評分制度」、「時間限制」與「過往的教學經歷」,老師們還是會卡在有進度壓力、不知道學生興趣、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等困擾之中。

而身為現任高中生,我能清楚的感受到:

大部分同學們期待的並不是學習一套非常厲害的架構,也未必有改變世界的豪情壯志。我們所在乎的、所希望的僅僅是老師能真正和我們「站在一起」,我們能從開放、雙向、不設限的溝通開始,一起改善生活中的小困擾、小問題。

本文作者:陽雨蓮(匿名)
體制內學生,就讀自然組,但課餘時間也常關注教育議題,立志能理性且有邏輯的溝通。

本文刊登在《翻轉教育》,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0%
Drag View Clos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