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議題

張妤㓗:失敗,才是成長的開始

決定參加「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是在畢旅前夕,只因為在 IG 上看到了一篇貼文。那一瞬間兩眼一亮,就這樣憑著感覺,幾乎沒想太多就報名了。選題時我們抱著得獎的企圖選了長照,覺得這是新穎議題,過往案例少、加上年輕人關注不多,只要多丟一點點想法,就可能看起來特別亮眼。對我們這種不太會創新的團隊來說,是個聰明的策略。

我抱持改變世界的熱血踏入了這場競賽。沒想到走過這五個月,改變最多的,竟然是我自己。 …

高中生看社會設計課:為何立意良善,卻有學生視為廢課?

隨著 108 課綱的施行,探究、實作、跨域、創新等議題逐漸浮上檯面。比較用心的老師們於是一起研發不同課程,從社會設計、社會議題討論、永續發展目標、AI 導入,老師們希望學生有實際收穫,小至觀點闡述、大至主題企劃,成為了現代高中生的(被荼毒的)生活之一。

「這個課真的很廢欸,為什麼我要了解這些?」 「老師總是打槍我們的看法,不是說要創新?」 「感覺不問清楚的話,老師也不會說,這也不是老師的專業。」 「這些感覺都是需要時間去發掘的,課堂上的時間根本不夠。」

為什麼,立意良善的議題導入課程,會造成實際感受的落差?有什麼方法能達成背後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