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ading ...

mutahead mutahead

賴芊芝:在乎議題的人,不是只有我

Posted on

不那麼冷的冬天晚上,來到 TFT(Teach For Taiwan)聽由執行長杜瀛主持、人生百味創辦人朱剛勇與 TFT 第二屆校友文國士(國國)的對談。

國國先是分享最近幾年的工作是陪伴一些不被社會主流肯定的人,其實所有人都是想要「被愛」、「被肯定」的,現在很多也成年的人,他們會覺得「你都這麼大了,要會什麼什麼……」,然而國國也說,自己是曾經被接住,才會有現在這個他。

國國:「你相不相信你就算考零分,我還是會愛你?」

聽完這段話後,我也開始思考在愛裡,真的有著這麼多的因果關係嗎?

我認為「被愛」不需要你是怎樣,不需要你沒有缺點,而是我愛的便是「現在的你」、「這樣的你」,不用害怕你的缺點被我看見,因為我喜歡的就是你這個人。

人生百味的創辦人剛勇則是分享到有個阿伯大約每次在月底都會來借錢,月初時就會請大家麥香紅茶,其實他們不一定想要喝,畢竟有這個能力買飲料,不如先把錢還給大家(?)

然而,那就是他「表達感謝」的方式,想要自己也是「可以請客的」。他們發現這個阿伯小時候沒有被好好地愛過,而「強行給予」便是他表達愛的方式,學習如何表達也許便是阿伯的一個課題、需求之一。

而怎麼「看見需求」亦是需要學習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工作者,也許都有個初衷「生命影響生命」。

_

我想到在Nudge《巧推》中也在強調一種概念,那便是「以行為影響行為」

盼望自己能好好地愛人,好好地表達情感,受了傷也沒關係。

我非常好的朋友小雞曾經跟我說過「如果你被一個人賞了一個巴掌,難道這就代表你也要對別人暴力以待嗎?」是呀,一個人不等於你的全世界,但若我們因為一個人而封閉自己,那就再無其他可能性存在了,當然並非要我們敞開所有的自己任由別人傷害,而是我們可以「選擇性地對他人溫柔」 。

在未完整認識一件事、一個人時不妨給予多一些可能性與信任,僅有在互信的基礎上,才能共創接下來的可能性,我是這麼認為的。

_

談及到暴力以待,講座中 TFT 與人生百味也提到台灣每八分鐘就有一個兒虐通報,這便是為什麼需要越來越多人去投入議題。

但國國也說:「我們可不可以不要談『全力以赴』,而是『 量力而為 』?」

刻不容緩提醒了我們的急迫性,他是重要的,但也要找到能夠細水長流的方式,因為我們的時間與能力有限,不可能無時無刻保持在一樣的狀態。社會不是只有一種運作方式,我們也有很多能夠做的改變,包括生活中的行為,乃到對無家者心態上的改善都可以是整體社會更好的力量。

TFT 執行長杜瀛也分享到:「不要預設別人也會在意你在意的事情,但也別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在意你所在意的事。」

是的,這個世界很大,我們所接觸到、看見的都是很小很小的部分。

我的生命歷程中著實也在驗證這件事。

國中時,我總是一個人中午在諾大的美術教室畫畫,午休結束後再回到教室角落聽著班上同學的黃色笑話、看著老師也在陪笑,以「他者」的角色看到自己被開玩笑。而高中時則是遇到好多同樣也喜歡創作的同學,突然之間,有人會和我一起從新竹坐車到台北看展覽,沒有同學會再以令人不舒服的方式開玩笑。高中後也慢慢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而在大學時則遇到可以一起聽團、共同感動的朋友。

曾經我以為自己就是一個人,沒幾個朋友,自己去聽傷心欲絕到眼鏡撞飛、自己每個禮拜聽呱吉的直播存檔、自己看展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個世界是如此之大,在音樂祭裡有著很多陌生但卻同樣喜歡這個當下的人;呱吉每個禮拜四的直播有著好幾千人在同步觀看;展覽上那些專注的眼神和你我一樣想了解社會的更多。

並非世界上沒有類似的人存在,僅是尚未遇到、還沒認識。

我曾經以為大學會比國小到高中的社群再更困難很多,以為自己也就是會持續一個人,但我遇到一群並非同班、同年級,甚至不同校的朋友,我們都真誠地對待彼此,有人能一起吃飯、給予擁抱,我好像也開始發現什麼對於自己來說是重要的了,開始懂得和家人、朋友表達愛與關心。

_

接近尾聲時,國國說到在自我懷疑之後呢?很多不同領域的教育工作者認為「我已經這樣了,為什麼改變還是沒有發生?」事實上這是對方好幾十年的生命,且背後有很多結構性問題,並非那麼容易就被改變。

提到自我懷疑,杜瀛讓大家想像在這冬日的早晨,抓著棉被,聽到鬧鐘,想著為什麼要起來呢?抱持著這樣的懷疑,選擇抓好眠被,你就與你的懷疑一起睡著了。

可是你有時候卻可以不用鬧鐘就起來的對嗎?像是小時候校外教學,因為擁有那種「盼望感」

現在的你我呢?我們有著歸屬感嗎?你覺得自己很孤單嗎?

其實所謂「邊緣人」,就是很多人,如果你自覺沒有人在意你在意的事,其實你起床就可以遇到這些邊緣人,並且和你的棉被(懷疑)告別。

和什麼樣的人相處,你就會逐漸變成什麼樣的人,習慣那樣的生活習慣,並且成為自己的價值觀。

重要的是你要的是什麼,而你選擇了什麼?那個目的是?

_

兩個小時的講座彷彿溫暖了這個冬天,我再度體認到渴望「被同理」是大家的共通點,而如果不能理解,也不要隨便下定義與判斷,僅有真正去認識對方,我們才可以感受到更接近真實的那個面貌,或是說,更屬於自己看見的樣貌。

分享一個小小故事,去年夏天時我聽到朋友在講自己的前男友怎麼樣糟糕,但因為我也不認識對方,自然不會特別去認識他,直到近幾個月因緣際會下有了不少想法上的交流,我覺得這個人很棒啊!才想到竟然對方就是那個友人口中「糟糕的人」嗎?不,但也不代表我的朋友錯了,是我們認識對方的時機、背景、狀況皆不同,我們看到的也是不同的面相,他可以在這個領域很優秀,但也可以不矛盾的對感情不知所措而傷害到伴侶。

僅僅是因為這樣呀,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的樣貌,別害怕展現自己的脆弱面,喜歡你的人,就是會喜歡你喔~

本文原刊載與此,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0%
Drag View Clos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