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

林貞妤:要做的快樂,才有意義。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踏入這場競賽?

「有一天,或許你會發現,最感動的不是你完成了,而是你終於鼓起勇氣開始。」–Peter Su

原本在社群媒體上看到許多人分享挑戰賽的消息時,心動之餘其實遲遲不敢報名,因團隊當時正忙於撰寫另一項競賽提案,加上自己是一個會把時間排得很緊湊的人,擔心自己做不完、擔心自己難以兼顧兩邊,甚至需要犧牲更多的睡眠等等…,過度的擔心導致卻步。

後來決定參賽的原因,其實依稀只記得,報名截止的前幾天,團隊鼓起勇氣毅然決然送出報名資料,想著無論結果如何,全力以赴衝就對了。 …

鄭羽軒:一個比賽,為何勝過一學期的PBL必修課?

我們學校高一時,有一門校訂必修 PBL 課 (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門要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的課,和挑戰賽很相似。但當時我和班上的同學,其實心裡都知道我們都只是交差了事的完成那課堂作業,「表演」得很好,我自己知道,我內裡卻空空如也。

但青年永續挑戰賽不同的是,參與的同學都有「想要解決問題」的決心和熱情。

挑戰賽,使我學會去拆解問題,它告訴我,如果你認為「你無事可做」那是你不夠了解問題,它也讓我了解到說故事和表現自己成果的重要,故事不是說教,可以快速地讓聽者進入情境;表現自己不是表演,是在有成果後如何如實表現出來的能力。

比賽完後,我覺得自己是很飽滿的,我敢勇敢的說:「我喜歡這樣的社會探究,從訪問、聚焦問題再到實際動作去解決問題,我覺得很有趣 !」 …

黃品恩:別把大學當高中讀,讓你愛上學習的 3 個秘訣

Hi 我是品恩!三年前從北一女畢業後,我沒有直接上大學,而是代表台灣前往英國《UWC世界聯合學院》和全球近100個國家的學生一起上學。(有興趣歡迎閱讀:UWC 世界聯合書院完整介紹)

去年六月我正式從 UWC 畢業,也在八月底回到「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就讀大一。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的,正是作為一個從西方教育重返台灣體制的學生,是什麼原因讓我在一學期後徹底愛上台灣的大學?

又是透過什麼訣竅,讓我的大學生活與多數人不同,不僅上到百人搶修的台大簡報課,甚至有幸在大公司實習(喔對,還享受到韓國天團 aespa 的尾牙表演? …

許碩展:學生團隊必學 9 招,讓開會更有效率!

身為學生的我們有許多開會的機會,不過在學生團隊中我們可能會議常常會超時,沒有辦法有效的決議,或是開著開著大家聊到有趣的話題就直接聊開了,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都不陌生。

今天這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我過去帶團隊在會議各個階段使用的技巧,讓我們都能告別冗會,快速討論並產出會議決議。 …

曾荃鈺:「斜槓運動員」是好出路嗎?三個職涯規劃重點

臺灣有許多斜槓運動員,像是職棒選手郭泓志高掛球衣後,不但是棒球訓練中心教練跟經營者,還是郭泓志運動發展協會理事長、「郭董懂不懂」人氣 YouTuber 跟通告藝人;奧運跆拳道金牌陳怡安,退役後擔任主播、賽評、行腳節目主持人、中華奧會委員跟領隊、還創立個人品牌「陳怡安手工皂」在百貨公司販售,生活依舊多姿多采。

讓人不禁好奇想問:當一名「斜槓運動員」真的是職業生涯的好出路嗎? …

邱耀陞:不一定要唸大學的四個條件!

高三時,我跟我媽說:「我不想讀大學」,我媽說:「可以啊,但你要跟我說不讀大學你要做什麼?」,那時的我完全沒有答案,所以還是去讀大學了。

我讀大學的每分每秒都在思考著「我為什麼要讀大學?」,看著不適合我的課程、看著與自己價值觀不合,沒有什麼目標的同學們,我不斷地質問我自己,我為什麼要待在這裡?

4 年後,我想清楚了,我也發現讀大學帶給我的好處,但同時我也認為「可以讀大學,但不一定要讀到畢業」 …

潘驄杰:從資管到中文,我如何轉域探索?

2023是一個對我改變許多的一年,不管是在專業領域上或是心境上,都有大的轉換。我想,有這種轉換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每步的實踐之下慢慢調整出來的。

熟知我的朋友或是長輩應該都知道,我在這年決定想轉往中文系發展。

一開始我的家人聽了都快要掉下下巴了,家人們說:「你不是在資管系好好的,為什麼要轉到中文?」、「這樣讀中文後薪水有比資管出來較穩定嗎?」,又或是朋友勸我的一句說:「這步你要想清楚,中文出來不是你所想的那麼穩定。」 …

邱耀陞:別害怕失敗,先搞懂 Error, Failure, Problem 有什麼不同!

近幾年,OECD 公佈了「害怕失敗指數」,結果顯示,台灣學生在這項指數上的得分是全球第一,也就是說台灣是全球最害怕失敗的學生……

我相信大家對於這件事都不陌生,可是台灣教育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失敗?是因為我們追求標準答案嗎?還是是因為填鴨式教育?

我認為都不是,而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想清楚「何謂失敗?」

在開始前,先來做個小測驗,

你能具體的說出「Error、Failure 跟 Problem」之間的差異嗎? …

高中生看社會設計課:為何立意良善,卻有學生視為廢課?

隨著 108 課綱的施行,探究、實作、跨域、創新等議題逐漸浮上檯面。比較用心的老師們於是一起研發不同課程,從社會設計、社會議題討論、永續發展目標、AI 導入,老師們希望學生有實際收穫,小至觀點闡述、大至主題企劃,成為了現代高中生的(被荼毒的)生活之一。

「這個課真的很廢欸,為什麼我要了解這些?」 「老師總是打槍我們的看法,不是說要創新?」 「感覺不問清楚的話,老師也不會說,這也不是老師的專業。」 「這些感覺都是需要時間去發掘的,課堂上的時間根本不夠。」

為什麼,立意良善的議題導入課程,會造成實際感受的落差?有什麼方法能達成背後的目的? …

何懿哲:只要跨出一步,你就是在前進!

過去算有 Follow 雷蒙蠻長一段時間,有看過雷蒙的網站、Medium 及聽過雷蒙三十 Podcast,之前也曾經加入雷蒙的付費訂閱服務,以及雷蒙與 Kevin 跟 Hahow 合作的「Notion 實戰線上課程」,因此對於雷蒙算是熟悉。

這次學習家小羊所舉辦的年末聚會主題「不怕我跟世界不一樣,我們都是不分系」邀請到雷蒙來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雷蒙在我的眼中,就是一個很有明確方向和行動力的人。從過去在成大的時期,發現有什麼問題就嘗試去解決,有任何不懂的事物就自己去學,在課業之外還要兼顧打工和賺生活費,以及對於高效率工具和方式的追求,這些面對困難與時間的態度,以及行動的決策和反思,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