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事觀點

曾荃鈺:經歷是過去一切的總和,經驗是你有意識主動獲得

這場由 TYCIA(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和我們協會 ABCDA(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共同辦理的「運動員世代傳承交流會」,對象有高中生、體育班生、體育系學生跟已經不再是選手但想從事運動產業的多元群體,我也思考自己可以分享些什麼,除了我自己的故事與生涯規劃 QA 提問外,當時在台上有感而發分享一段關於「經歷」與「經驗」的對照,活動交流跟問答時都還有人提問,因此想寫成文字記錄,畢竟生涯中這兩個的區隔很重要。 …

未來工作學:不只 ChatGPT,20 個提升生產力的 AI 工具

2022 年 11 月底,OpenAI 發表旗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在短短兩個月裡 ChatGPT 的使用人數高達一億人,掀起全球熱潮。與此同時,提升我們工作效率及品質的 AI 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在這股潮流紅利之下順勢發展。

這篇文推薦 20 個功能強大的 AI 工具,雖然大部分的產品都還在發展階段,整體穩定性和品質都還在高速成長中,但現有的功能就足以減去許多在工作上繁瑣或反覆的任務,專注在更重要的工作事項中。 以下就分成五個面向:生成圖片、生成簡報、生成文案、會議與助理、影像與行銷、研究與紀錄,分類介紹這些 AI 工具,在此之前也先附上簡單的比較表格: …

邱耀陞:除了休學、Gap year,你聽過生涯探索 MVP 嗎?

近年來休退學的比率逐漸增高,許多迷茫的人都會想要跳脫框架找尋自我,但要跳脫框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乖乖聽話」這件事我們也做了 10 幾年了,要突然跳脫體制會讓人感到焦慮與不安,進而不敢做出任何決定。

那該怎麼辦?我們就只能繼續成為待宰的羔羊嗎?

這就要談到今天的解法了:生涯探索 MVP …

曾荃鈺:我讀《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的三個反轉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站長,同時也是 Podcast 排在前 10 名的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瓦基(莊勝翔),從任職10年的台積電副理轉換跑道投身說書事業。

閱讀完瓦基的第一本書《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將他轉換人生跑道時的迷惘、思考與解方,並親身驗證。

我的生涯路徑跟瓦基剛好相反,從一個自由工作者跳回去企業擔任中階主管,閱讀這本書時我拿瓦基的提問真實的問我自己,其中有三個很棒的觀念,反轉了我對自己生涯的想法: …

蘇倚恩:兩個步驟讓高中生成為自己的主人

「老師,我不知道以後要幹嘛?」

台灣教育環境下,許多學生的生活都被考試、補習塞滿,每天忙碌,但對未來卻感到迷惘。在這篇文章,我是蘇哥(蘇倚恩),將會教你用 2 個步驟釐清內在價值觀,並且規劃出具體的實踐方案,讓你慢慢掌握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理想的樣子! …

羊正鈺:企業不會告訴你的「實習」真相

最近看到不少人在討論,有些公部門、組織或企業開的缺「看起來」很利害,或是各種比賽、免費的人才培訓計畫,實際錄取、進去後卻發現要當「免費勞工」,工作內容「不如預期」,也學不太到什麼東西,甚至有些人會用「被騙」來形容⋯⋯

這些專門給學生的「工作機會」有很多類似的名稱,除了常見的實習、校園大使,還有像是:工讀生、XX之星、XX接班人⋯⋯不深枚舉。

究竟「資方」是怎麼看「實習生」的呢? …

羊正鈺:為何大學生應該「至少休學一次」?

過去幾年,常常有同學在演講、課堂或私訊問我「大學生」該如何規劃?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事?該培養什麼能力?

一開始遇到這些問題,我都會不斷反思,因為類似的建議,很多書籍、影音或意見領袖、前輩和教授都可以找到不少資訊,我講的跟其他人又有什麼不一樣?

一直到去年,累積帶了上百位學生,有的是從解決社會問題的挑戰賽中交流,有的是透過深度的課程互動,也有的是引導專案執行的過程,甚至是課程結束之後還持續關於生涯、職涯的討論。在這些學習者的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種「學習樣貌」。

因此,在 2023 一開始,我決定給大家一個「沒有人敢給大學生」的建議

我認為休學有幾個好處: …

羊正鈺:學生為什麼要實習?你一定要知道的十個迷思

上週受邀去某大學分享,QA再次被問到有關「實習」(intern)的問題,「實習真的有用嗎?都在做雜事怎麼辦?」當下開啟了很多有意思的討論。

回想起來,距離我第一次找實習,已經是十年前了,我當過三次不同產業和規模企業的實習生,工作後面試過、帶過的實習生應該超過百人。以下用10點分享自己這十多年的經驗,不見得是「標準答案」,歡迎留言討論。 …

潘驄杰:給學測生的五點建議

備考到比較後面的階段,其實會漸漸發現到最大的敵人不是建中、北一女的學生,而是「自己」。自己會給自己過多的預測來嚇唬自己,或者因為自己的惰性懶著讀書,又或者因為心情種種因素有所影響備考情況,與自己共處是很重要的事。
因此我常告訴我自己:「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的盡量的去補足。如果結果不盡人意,再轉個彎往不同的路走,過好每一天。」
此篇文章希望給學弟妹做為參考及給予讀者們更多在考試上的方向及動力 …

成大專訪:延畢三次,但我從來沒有懷疑自己的選擇

延畢對小羊來說非常熟悉,甚至可以用「熱衷」來形容。
高中時在聯考後回到學校考試,才拿到畢業證書。而大學在化學系讀了五年後,研究所轉考 MBA,又讀了三年半,讓他從此走上非常規的道路。小羊說:「其實我回頭想,當下的決定都沒有特別困難,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選擇。」

雖沒有得到父母全然的支持,但小羊選擇用時間證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