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ading ...

mutahead mutahead

選系/職涯開箱系列:Jeremy(材料系/所)

Posted on

前言:「創作者職涯開箱系列」發想於許多高中生面臨選系的當下,只能上網找資料、IOH 影片、參加科系博覽會,去問大沒幾屆的學長姐或大學生。

學習家認為,關於「選系」值得大家看得更長期,不應僅止於大學修什麼課、畢業後有什麼出路,而是應該對「職涯」和「人生」有更多想像。因此在 2022 年一月透過「書面訪問」的方式,串連多位就讀不同科系、擁有不同職涯經歷的創作者,一起來「開箱」當年的選系經驗、進入職場後回頭思考的人生體悟,給廣大的學習者參考:

創作者帳號:我是Jeremy|IG經營x自媒體創業

學歷(科系):台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碩)

現職(企業與職位):
前半導體設備商製程工程師,
現職 全職IG創業講師/自媒體創作者

1. 能不能分享你選系的心路歷程?

選系的過程我是幸運的,我在當時就知道「系」是影響你未來第一份工作時的重要因素,但我當時很多同學都沒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走了很多冤枉路,怎麼說呢?我來娓娓道來:

我是畢業於台北某私立高中,因為接下來可能會說一些他們的壞話,所以就不指名道姓了。

因為我們高中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嚴格,也有按照程度分班,每學期都會根據大家的段考成績把後面幾名的同學往後段班調,我有朋友是一路從最好的醫科班掉到最後段班的,競爭之激烈

由此可知,這間學校當時的校風就是極端的功利主義,高二時就會找許多台大的學長姐來演講,積極鼓勵大家選校不選系,進去再轉系就好了。

在這樣的名校迷思風氣下,許多同學甚至不在乎選的系,只為了進四大,完全沒考慮未來科系學習的東西是否是自己的興趣,以及該科系未來工作的產業。

所以我很幸運,在當時就很清楚我未來想在半導體產業先累積一些資金,好讓我有能力創業闖一闖。

如果你對於未來的方向毫無頭緒,建議去多問在學的學長姐,多到 ptt 或 dcard 爬文,因為有時長輩的觀念已經和這個世代脫節,可以參考,但還是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2. 實際去唸某科系的體驗和學習?

我念的科系其實是台科大的工程學士班,也就是大二才需要從四個工程學系(機械、化工、材料、土木)裡挑選自己的主修科系,不知道現在台科在有沒有這個系,但我很推薦學弟妹們可以選擇它,因為你有一年的時間更徹底的了解自己的志向。

工程相關學系學習的內容很類似高中物理化學的延伸,材料系相較於化工系比較強調在固體相關,化工系則是強調液體,機械系土木系比較偏向力學相關。

我當時是用現實考量的刪去法來選系的,機械系以後要當設備,我不喜歡修機台,土木系的產業薪資普遍較低,我很討厭那些化學或液體東西的環境,所以化工也刪掉,最終才選擇材料系,而且材料系當時是台科三大涼系之一(威~~

材料系對於我而言就是相對的單純、樸實且無華,很扎實的鑽研各種類型材料的應用,相較於化工系,材料系更傾向高科技的應用,現今的半導體或 3C 產業都需要材料系的人才。

而半導體剛好就是台灣的強項,簡單來說念材料或化工真的不用怕找不到工作,台積電或外商都很容易進去。

最後,我認為能學到多少的知識或思維,其實和念什麼系沒有太大的關係,以現在台灣的大學制度,這四年怎麼過?課內課外能學多少東西? 完全操之在己。

知道自己這四年在幹什麼,認真學習(不只課內)、認真玩是我在大學四年的體驗。

3. 大學到工作前,嘗試過哪些學習管道?

哇!這真的很久遠了!暴露年紀…

經歷了私立高中的洗禮,那股想要自由的心態完全在大學釋放,於是我大一上就被二一了…但我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在四年畢業,在我們系上也算是滿奇葩的案例。

大學時期我其實心思幾乎沒在課業上,所以沒有什麼特殊的比賽或計畫經歷,頂多就是去師大重修生物,發現理工系都在公館分部,並沒有很多香香的女生(威~

我那時候同學很多人都有唸研究所,理工科系似乎很流行這件事,可能是因為出社會後如果當工程師,研所畢業的薪資條件會比大學還好,整體算下來CP值不錯。

所以我就是按部就班的到北車補習,在補習班深讀的那段時間,才算是有理解到材料系到底是在幹嘛,未來在職場上會運用到的專業觀念,也幾乎是在唸研究所時期所建立的。

不過我一如往常的上了研所後一樣心思放在別的地方,學了吉他還畫了兩個 line 貼圖,對於我來說,我只是要碩士學歷讓我能進一些不錯的公司罷了,什麼材料熱力學、材導根本不是我的興趣,反倒是因為我利用閒暇時間所得到的比課業上多更多。

4. 畢業前對工作的想像是什麼?

理工科系相較於很多其他科系是相對幸福的,不太需要煩惱畢業後要找什麼工作,通常只需要煩惱自己有沒有辦法到心儀的幾間公司就職。

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工程師的印象就是很操、爆肝、薪水不錯,確實,許多工程師可能都深處在這樣的工作環境。

我在畢業前也對此非常緊張恐懼,覺得自己會不會無法勝任呢?或是從此就被困在這樣的生活呢?存在著很多未知。

但其實在真正工作後我發現工程師的工作真的比想像中的單純,也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應該說因為台灣大部分還是在做晶圓代工,其實就是在工廠,工廠的工作性質就是工時長,繁瑣但難度不高,最難的還是人本身,人有問題的機率永遠比機器高。

這也是我在職場學到最大的收穫,除了累積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能贏得老闆及客戶的信任,這其中的眉眉角角就是成就你的關鍵。

所以我也鼓勵大家發揮以往工程師的強調邏輯、耿直的個性,同時也別忘了「保有彈性」,懂得「行銷自己」,你才能在職場上如魚得水,要記得,老闆認為你能力強才是能力強,其他人認為的都不算。

5. 能獲得第一份工作的原因?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半導體設備商的製程工程師,平常的工作就是要解決客戶機台的問題,但製程並不會實際的去修理機台,所以也必須和公司的其他部門都打好關係(設備工程師、美國總部那邊的資源…等)。

因此我們老闆用人的幾個關鍵就是溝通表達能力,以及他希望整個團隊的人才是多樣性的,這樣他在調度上才更有彈性(聽說老闆會看星座,盡量不要太多一樣的),反而在專業技能上他面試完全沒問(我個人滿贊同這樣的用人方式,只要是理工系畢業,其實台灣大部分的工程師工作都可以勝任)。

如果要說三個我認為能面試進去的能力,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表達的能力、還有你在談論過往經歷時所散發的能量是不是老闆要的。

因為若從「行銷」的角度來思考,面試就是要把自己這個商品賣給公司,如果你是該公司的老闆,會希望找到什麼樣的員工呢?所以事先調查該公司及該職位在做什麼的會是關鍵,你才能投其所好

6. 第一份工作跟自己想像中的差距?

半導體設備商的製程工程師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在第一線接獲客戶的問題並且想辦法解決,考驗的是專業、經驗、客戶應對等臨場反應,通常早上公司內部會開晨會,回顧昨天發生的問題及今日工事,再來的時間就是因應你現在手上的專案及客戶的臨時問題來決定,自主性其實很高,簡單來說就是顧好你對應的客戶,能裡外圓融就是位稱職的設備商製程工程師。

優點我認為是自主性很高,反之就是缺點,如果你遇到較難纏的客戶或較大的問題,你必須有能力扛著壓力,因為我們的客戶就是台積電,所以做節奏及壓力都不是對應其他公司可比擬的(半夜客戶打來問問題都是有的)。

壓力來源就可能是台積的副理晚上 12 點會打來跟你討論(開罵),或是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你要如何在不損害自己公司利益的情況同時滿足客戶的要求,基本上手機都是 on call 狀態。

有沒有生活就要看公司性質還有部門職位等等,通常越接近產線就越等於沒生活,因為機器不會休息,人就被逼的需要輪班處理問題,設備商相較之下好很多,只要你能取得客戶的信任,是有辦法保有自己的生活時間的。

7. 你覺得半導體工程師工作需要什麼樣的人?

以我的前公司來說或客戶(台積)來說,軟性的能力需要有溝通表達、研究精神、還有「奴性」都是必要的條件。

在大家的專業能力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溝通表達是我一再強調的能力,即使你的專業不夠,只要你夠有人脈還是能找到能幫你解決問題的資源,而研究精神是我認為身為一位工程師最基本的特質,千萬要提醒自己還是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在那種工廠環境很多人會喪失這樣的能力,我覺得很可惜,至於奴性我應該就不用多說了

硬實力的部分其實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化學能力,剩下更專業的部分就是任職後「做中學」,但如果你連基礎的物化能力都沒有就會辛苦一些,但絕對不是無法勝任,我們是工程師不是科學家,能說服客戶的答案就是好答案

8. 為什麼會想轉換為現在的工作?

從工程師跳到自媒體行銷相關確實是極大的轉換,記得我前陣子回到我研究所的春酒和我的教授聊到我現在轉換跑道自己創業,才發現他連 FB 都沒有更何況是 IG,這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網路創業是我從大學時期就想做的事,在真正開始接觸後也漸漸發現這真的是我的天職,能夠分享自己學習的歷程,享受自由的同時幫助更多人,掌握人生的主導權等等,我就是不喜歡太安逸,熱愛挑戰的人,我當工程師的目標自始自終都沒有變,就是累積一些工作經驗及創業本錢,讓我勇於追逐自己的夢。

最後分享一句我每次講座都會分享的一句話,是GaryVee說的:

“ If you want a special life, you have to do special things. ”

如果我選擇和我同學、同事做差不多的事,就會得到差不多的人生,這是很簡單的邏輯。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想做些什麼事的人,請好好審視你現在在幹嘛,做出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就對了!

【系列文章】

以上文字來源 @我是Jeremy|IG經營x自媒體創業  歡迎追蹤或詢問!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0%
Drag View Clos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