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cial Designer

洪一亘:如何透過體驗、反思與修正,試探自己的無限可能!

一想到「永續」與「社會設計」,你會想到什麼?
「青年」又如何和這些關鍵字產生關聯呢?

大家好,我是一亘,一個立志持續致力各種永續議題的體制內高三生。我以「攜手深掘」隊長的身分,參與「Social Designer 2023 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

抱著同樣的疑惑,我毅然參與了挑戰賽。四個月以來,透過與他人的交流與互動,與專題的思考與實作,我更加認識了自己、他人與世界。

回到一開始的動機:為什麼想開始做? …

林永涵:成績、年紀都不是問題,做就對了!

我叫永涵,是國中第一屆 108 課綱的學生。那時的我活在體制內、只懂得拼命讀書、準備各種比賽,希望自己在充實技能的同時,也能夠衝刺第一學府。可惜事與願違,只進入了一間還算可以看的高中。之後好幾個禮拜,我不停地問自己:「難道只能靠比賽和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嗎?」

接著,我遇到了小羊開設的「問題解決實戰班」,遇到了好多年齡相仿,但能力和內涵都在我之上的人,包括這次「青年永續社會設計挑戰賽」和我並肩同行的兩位夥伴。後來,我們三個協力舉辦 OGSM 陪跑營,幫助高中生精進自我,也因為這次教育議題的實作,我對於教育議題產生了興趣,也決定和其他兩位夥伴以「攜手深掘」之名參加挑戰賽,在拓展眼界的同時精進自我,證明能力好壞不只看成績,也看解決問題的能力。 …

林佳緯:18歲,社會換我來設計

我們對於這個企劃抱著非常大的期許,然而,在看到其他團隊的企劃後,我曾一度懷疑自己的格局是否過於狹隘。當其他人挑戰的是整個教育體制、已和數家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時,我們只是在佈置一所學校中的一個小角落。尤其,身為社會大眾眼中的「明星高中」,我校的資源是相對豐沛的,我們是否應該將心力花在別處? …

洪誼哲:不一樣的學習,不一樣的十七歲

十七歲的這一年,我有了特別不一樣的經驗,整場比賽真正讓我深刻成長的關鍵在於:這場挑戰賽徹頭徹尾是一場自主學習,無關於學校裡的一切。而所謂的學習,也不只有教室裡單方面的教育。挑戰賽裡的學習,沒有老師,只有一群才華滿溢的人相互激盪,相互努力,相互學習。 …

許庭語:只要感覺想要,就別再猶豫了

挑戰賽過後,也讓我更有動力去做一些本來還在猶豫的事情,從提交表單、發送申請,林林總總我做了 10 次——英文不流利卻參加了美國英文營,其實不太會跳熱舞卻參與了表演,害怕社交的我開始主動尋求人脈幫助。 …

熊丰綾:在行動的路上,不再是一個人

最後,我們團隊無緣進入決賽,但我並不灰心。在比賽中,我也藉機重新檢視自己時間管理的狀況,看看自己是不是安排超出能負荷的事情和工作量,反而導致事情沒能好好完成,造成他人合作的困擾。更重要的是,在比賽結束後,我終於發現主辦單位要團隊參賽的原因⋯ …

林沂璇:從偶遇探索的大藝術家們

故事的開始,只是一個平凡的高中生某天躺在床上時偶然發現「中學生挑戰賽」。也許是出於好奇和他那衝動的性格,他馬上聯絡了身邊的同伴,邀請他們一起解開社會問題的鎖。沒錯,那個平凡無奇的高中生就是我。 …

中學生挑戰賽:高中生不只滑IG和抖音,還會揪團解決社會問題!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今年畢業了,很多人在質疑談了那麼多素養教育、推了那麼久的自主學習,到底有沒有用?除了讀書和考試,我們的高中生真的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嗎?那麼這場絕無僅有的「Social Designer 2022 中學生社會設計個案挑戰賽」就有你要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