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ading ...

mutahead mutahead

許碩展:Cake 商務開發實習,我學到最重要的 5 件事

Posted on

去年五月,我踏入 Cake 開始了為期七個月的實習旅程,這段時間我從校園專案開始,一步步逐漸參與到 Cold Call、提案,甚至最後有機會自己去開發企業,完整經歷了 BD 的整個流程,也從中有不少的學習與體悟。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過去七個月在 Cake 當商務開發實習生的旅程與收穫,以及下一步我會怎麼規劃自己的職涯!

Cake 商務開發實習生在做什麼?

去年五月底進到 Cake 商務團隊以後,正式開始我的實習之旅。

Cake 商務團隊的實習生各自做的工作不盡相同,以我自己來說前 2/3 的時間,比較多在執行跟校園相關的專案,包含和正職一起舉辦校園職涯工作坊、 BD 頂大的社團成為 Cake 在校園端的策略合作夥伴等等。

後面兩個月的時間,終於和主管爭取到接觸招募服務這塊的 BD,我負責 Cake 市佔率相對較低的半導體產業,主要的工作內容涵蓋以下 4 件事。

1. Sourcing — 找到值得開發的企業

BD 的第一步,很關鍵的是要找到值得開發的企業,如果第一步沒有做好,很容易在陌生開發的時候發現客戶都沒有需求,或是沒有預算,進而影響到後續環節的轉換率。

由於在半導體產業,頭部的企業願意花在招募的預算相對更多,因此我主要是透過 companies market cap (我覺得很好用的市值排名網站),找到半導體市值前百大的企業,再搭配其他條件,篩選出要開發企業的 List。

2. Cold Call — 挖掘客戶需求並開始逐步建立信任

BD 的第二步是針對名單進行 Cold Call, 這一步最重要的目標有兩個,第一個是瞭解客戶的需求,第二個是開始一步步建立客戶對你的印象與信任。

以在 Cake 進行 Cold Call 來說,我通常會先分享自己為什麼會打給客戶,接著在與客戶互動的過程中瞭解他們目前的招募需求與狀況,再進一步展現 Cake 的獨特優勢,分享可以怎麼幫助他們更好的徵才。

3. Pitching — 挖深痛點並展現對招募的洞察與專業

推進到 Pitching 通常客戶已經有相當的興趣,這個階段主要的工作會是更進一步瞭解客戶的需求以及預算,並詳細的分享我們的解決方案,由於對方已經對我們有相當的興趣,常常會根據簡報內容詢問許多細節的問題。

這個階段的關鍵,會是如何良好的回應客戶的問題,並讓對方感受到,如果要解決招募問題,我們是成效很好也很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

4. Follow up & Closing — 推進提案到達成合作

最後就是後續的 Follow up & Closing,由於客戶自己平常也有工作要處理,就算對方案有興趣也可能因為工作繁忙不會主動聯繫。公司的利害關係人也常常有許多位,例如說服了企業人資願意使用我們的招募服務,企業人資也需要說服真正掌管預算決策權的主管使用服務,才算是提案成功。

因此好的 Follow up 在這個階段就很關鍵了,如何瞭解人資對於方案的想法,消除對方的疑慮,並適當的提供協助、約對方主管進行第二次的Pitch ,都能幫助推進提案到順利達成合作!

實習的五大收穫

1. Thi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這是 Cake 影響我很大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鼓勵每個人用宏觀思維思考事情能夠實現的影響,設定很積極的目標,接著從小行動開始,小步快跑的持續迭代,往目標前進。

在我參與的校園職涯工作坊主管也同樣鼓勵我這樣思考,我們訂下的目標是期待這場工作坊能夠聚集很多學生,同時也帶來很不錯的營收。這對當時的 Cake 來說是不小的挑戰,過去 Cake 在校園辦工作坊,如果要衝報名人數,活動就會是免費活動;如果收費了,報名人數就比較難衝的很高。

然而在定下了這個很有挑戰性的目標後,我和另一位正職夥伴開始發想各種策略,也快速嘗試很多不同的行動,觀察這些行動和策略的成效,再快速調整。

沒想到後來我們真的成功實現了這個目標,在對學生來說不算便宜的定價策略下(一個下午的講座單人票 500 元),成功的吸引了超過 200 位的報名者,同時達成營收和工作坊報名人數的目標,和夥伴共同創造了 Cake 最成功的校園付費工作坊之一。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深度感受到這項核心價值的力量,當你真正的「think big」,學習用宏觀思維思考事情的格局和影響力、設定積極的目標,並且小步快跑的專注在關鍵行動與迭代,往往能實現超乎預想的結果。

2. 面對挫折,先接納當下的狀態

在實習的最後兩個月,開始開發半導體產業的時候,我對於半導體產業的知識和市場的招募需求都還不是很熟悉,很常 Cold Call 企業的 HR,都沒有辦法很有效的挖掘到HR的招募需求,進而使的很多 Cold Call 都不太有效,沒有辦法推進到下一步跟 HR 提案的階段。

這個狀態持續了三四個禮拜,隨著一次次的被 HR 拒絕,我的挫折感逐漸增加,對自己沒有什麼自信,覺得自己的BD技巧很爛,認為當下的自己進行陌生開發好像也不會有什麼結果,甚至有一兩天進公司完全不想 Cold Call 。

當時的我剛好讀到《踏實感的練習》這本書,書中「接納」的概念,很大程度幫助我跳脫出這樣的狀態。

書中鼓勵當我們開始感到不踏實、產生自我懷疑的時候,記得對自己說:「這就是現在的狀況,我正在努力了。」也就是說,不管現在的我表現的是好是壞、進度是快是慢,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接納當下最真實的狀況,並且持續付出努力。

這樣的心態設定幫助我走出自我批判的狀態,在我進行陌生開發時,我也不再只關注在陌生開發的結果,而是專注在每一次的陌生開發,我可以怎麼調整我的問題以及和 HR 對話的方式,讓我能夠挖掘到HR更深層的需求,跟 HR 建立更多的信任。

在我調整專注的標的後,我陌生開發的轉換率開始提升,開始能夠進到提案的階段,甚至在實習結束前順利的 closed 一個超乎預期金額的 deal,這都是當時的我沒有想過可以達成的結果。而這樣的 Mindset,對於 BD、獵頭這類較常被拒絕的工作來說,是很重要的心態設定。

認清、接納現在的你,當作努力的起點,先不要去想你想達成的樣子,或其他人認為你應有的樣子,而是專注在現在的你 — 《踏實感的練習》

圖片來源:storyteller.1001

3. 用「交換價值」的心態面對客戶

實習第三件學到的事,是要用想法帶出問題,而不是直接問問題。

剛踏入 BD 的我,很常為了瞭解 HR 的招募需求,針對企業的招募狀況進行詳細的提問。但是「問問題」其實是一種索取價值的行為,沒有辦法很好的建立信任,甚至久了還會讓 HR 反感。

而更好的作法是「用想法帶出問題,而不是直接問問題」。

舉例來說,在詢問 HR 招募狀況時,好的和壞的提問可能分別如下

  • Bad:「我注意到你們 A 公司最近有幾筆新開的職缺,想問你們的招募狀況還好嗎?」
  • Good:「我注意到你們最近在配管工程師、自動控制工程師這兩個職缺有蠻大的招募需求,這兩個職位是產業中最難找的人才之一,人選的失約率很高,得到 offer 不願意調派的流失率也很大,想像上要招募到這麼大量的人才應該會頗具挑戰,好奇你們目前這兩個職缺的招募還順利嗎?

後者在提問的同時,也帶出自己對於市場的洞察,能夠讓客戶感受到你也懂他們的痛點,而且對於市場的瞭解是專業的,進而增加信任,想要繼續聽你說話。因此如何用交換價值的心態面對客戶,在每一次的提問、對話的過程中都持續的提供給對方價值,也是在這次實習旅程中很大的學習。

如果能不斷的提供價值,就能讓你看起來像是個顧問而非業務員

4. 持續換取對方的下一個承諾

我學到的第四件事,是掌握提案的主控權,持續的換取客戶的下一個承諾。

這也是在《成交的藝術》這本書提到的概念,在 BD 的過程中,我們很常需要一步步的得到客戶更多的承諾,從「時間的承諾」:客戶願意撥出時間聽你的提案,到「改變的承諾」:客戶客戶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並聽你的解決方案,到「合作的承諾」:客戶和你達成合作的共識。

在這個過程中,很常會有失去主控權的時候,舉例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在 Cold Call 時對方請你留下聯絡方式,之後回撥;或是請你把相關資料或合約寄給他,讓他們評估。

然而這很常會是你失去主控權的時候,往往如果放著不管,提案就會被推持很久很久。

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通常會用下面這樣的方法,讓被動的狀態,轉換成能換到客戶在時間上的承諾,進而一步步的推進下去。

「了解,那請問你覺得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review 提案呢?一週是嗎?好,那我先跟你約下週一 2pm 再透過電話了解您和主管對合約的看法好嗎!」

5. 好的 BD,就是在做好的顧問

在實習之前,我以為厲害的BD ,是那些很善於 Pitch,邏輯很好的人

在實習的過程中,跟了許多不同正職的提案會議後,我對這件事的想法有所改觀。我發現在 Cake ,那些每季能夠和很多企業談成招募合作,而且創造很高營收的頂尖 BD們,除了很擅長Pitch 之外,更關鍵的是他們擅長以下兩件事。

  1. 對產業、商業思維的認知

    這些頂尖 BD 們對產業與商業思維有很深的瞭解,很懂不同產業的企業在招募上面對什麼樣的挑戰,以及招募到這些人才可以如何幫助這些企業在商務、營收層面的成長。
  2. 做一個好的顧問

    他們同時也對人才招募市場有很深的洞察,瞭解不同的產業怎麼有效的招募人才,進而可以像是一個顧問的角色,很快建立跟客戶的信任。

由於擅長這兩件事,他們往往可以提供客戶想聽的資訊,並很快的營造與客戶的信任,進而讓後續的合作都很好推進。

小結:結束七個月在 Cake 的實習,我的下一步怎麼走?

以上就是我在 Cake 七個月的實習旅程中,學到最有價值的 5 件事。整體來說,我覺得能在第一線發揮影響,並持續的突破自己,是我蠻享受的事。不過我也發現,在 Cake 實習的過程比較多是累積 Sales 的職能 ,比較沒有接觸到 BD 真正在做的規劃市場進入策略、與利害關係人談 Partnership 等工作內容(一部分也是因為這些 BD 職能往往很吃工作與產業經驗)。

延續前面在收穫中提到的,我觀察到在 Cake 厲害的 BD ,對產業和商業世界的瞭解都有很深的認知。在和我的職涯 mentor 交流的過程中,他們也都一致認為商業思維是未來很關鍵,也是他們很希望在 20 歲就知道要累積的能力。

因此在下一步的職涯,我會想要進入創投的實習生,幫助我在做產業調研時深度的認識不同的產業,也在看不同新創團隊的看案過程中,累積對於商業世界的瞭解。

期待接下來的旅程!

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轉載自此

更多作者相關文章: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10%
Drag View Clos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