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這個企劃抱著非常大的期許,然而,在看到其他團隊的企劃後,我曾一度懷疑自己的格局是否過於狹隘。當其他人挑戰的是整個教育體制、已和數家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時,我們只是在佈置一所學校中的一個小角落。尤其,身為社會大眾眼中的「明星高中」,我校的資源是相對豐沛的,我們是否應該將心力花在別處? …
我想到在問題解決素養課上,引導師會說不用回答最完美的答案,可以把腦海中冒出的想法都講看看,每個想法都可能延伸出超乎預期的討論。
但我覺得這堂課讓我印象更深的是「其實你會,只是你還不知道」。原來不是只有善於表達或經歷驚人的人才對課堂有貢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累積,一樣可以連結已知,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記得期末專題報告時,面對同學與校友的回饋或問題,其實我們也常下意識的辯解,或是覺得自己錯了而縮回去,全盤否定。 …
如果文中的「三個條件」都滿足,那我認為你不用去拼學測了,高中那些「鬼東西」念得再滾瓜爛熟,跟你未來的人生幾乎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然,以上這番話,大多數的父母可能聽不進去。因此真正的關鍵,是如何說服「大魔王」——爸媽。好人做到底,學習家也提供以下三點建議: …
十七歲的這一年,我有了特別不一樣的經驗,整場比賽真正讓我深刻成長的關鍵在於:這場挑戰賽徹頭徹尾是一場自主學習,無關於學校裡的一切。而所謂的學習,也不只有教室裡單方面的教育。挑戰賽裡的學習,沒有老師,只有一群才華滿溢的人相互激盪,相互努力,相互學習。 …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今年畢業了,很多人在質疑談了那麼多素養教育、推了那麼久的自主學習,到底有沒有用?除了讀書和考試,我們的高中生真的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嗎?那麼這場絕無僅有的「Social Designer 2022 中學生社會設計個案挑戰賽」就有你要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