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讀了藍偉瑩老師的最新力作《提問力》。這是一本比較與教學相關的書籍,但裡面說到的觀念也可以恰恰適用於日常生活當中。看完這本書後,深深覺得提問力才是未來關鍵、或者說乃至在人生中關鍵的能力,是一本不離主旨,又內含量豐富的一本書!
在未來「人工智慧」時代,很多的技能、工作都會漸漸被人工智慧取代,但身為我們人類還有被取代不了的能力,或者說是獨有的能力:提問力、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恰恰本書不僅詳盡了有關提問力的種種,也內含了許多有利於人生、教學現場、親子教養、人際溝通等等的範疇觀念。有助於利用「提問」,不僅在教學上啟發學生的探究與思考,也在自己的人生與生活上有意義的「提問」自己!
如何提問?
提問前先從 Why 開始,Why 是主旨目標,沒有明確的目標,提問難以開展。
而後以如何 How,引導釐清問題,最後以結果 What是甚麼,呈現想法。
例子:為什麼人口會產生這樣的移動?(Why)你要如何理解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呢?(How)經過這些過程,請提出人口移動的原因是什麼? (What)
提問的過程中,需要不斷來回辯證和多個提問,才可以找到最終的答案和分享意義。
先思考為甚麼 Why,才有更清晰的結果和清楚的行動。從目的開始問,進而再將提問拉到有層次、順序性、環環相扣的提問。提問時,把握提問的時機,提出中性、合適的問題和事實、促進思考的用語。
最後,提問不只在課堂上發展,生活中面對人們的日常提問,或是孩子的提問時,都可以試著傾聽看看!
從有意義的「提問」探究自己和世界!
作者在書中提及兩類型的提問:
- 表面型提問:單純為了問而問,止於表層的提問。
- 探究型提問:也是所謂的促進思考。不是單就行為表面詢問,而是引導他看見事情不同的範疇和切入點。可以由一個提問,引申出更多的提問,探究出更多的事物。例如:甚麼情況下我們會想整理房間? 你晚上有安排甚麼重要的事做嗎?如果要選學校,你比較在意學校具備哪些條件?
在教學現場或者課程中,表面型的提問則會出現於老師和學生處於失焦狀態的時候,學生和老師間沒有所謂的交集,單純只是為了課程內容而提問,這時學生不管回答甚麼,老師都不會滿意。
因此,在課程設計上除了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貼近(共鳴)之外,還要適宜的調整上課步調,班級漸漸建立起默契和一致性,如此透過一個個深入且有邏輯的提問,建立起探究型提問。
這類提問不僅用於教學現場中,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也可以漸漸建立起 ⌈ 探究型提問 ⌋ ,觀察周遭的事物,從為什麼開始,探究其原因,或許一些日常生活的探究能夠成為日後好的點子,看事情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
好的問題帶領著我們拋磚引玉,在一件事物中看見不同面向!
補充:書中提到的其他重點
1. 在讀書後建立屬於自己的哲學:
重點不是把書讀完,而是讀完之後有何想法?閱讀後要不斷與自己內在對話、精煉理論,建立屬於自己的哲學,而不只是理解各種理論和思想。
2. 邏輯上的一致性:
生活教養、班級經營或學科學習都要用相同的邏輯,孩子在做人、做事、做 問上才會用相同的方式與標準思考,成為一致性的人。
3. 沒有測試過的想法不要隨便下結論,不可以隨便斷言。
4. 我們看環境現象的世界觀、價值觀多半是透過過去經驗(親身經歷 or 他人得知的)所影響,而成為我們的內在系統。
5. 從日常生活中的繁雜訊息脫離開來,對這些訊息反思和疑問:
從自己內心向內提問和自己的想法,而不單單只是不斷接收訊息。
6. 掌握方法背後的哲理,才能脫離之前的慣性,而不單單只是遵從方法。
7. 在課堂中專注在自己的思考上、培養思考的習慣。提供給學生有共鳴的內容來教,並透過提問來激盪出不同的想法。
8. 溝通,說話中:以提問,問號代替句號。
–
本文原刊載於此,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