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 2 月到 5 月報名《決策思考力》課程,花 6000 元學費我得到了什麼?這就是這篇文想要回答的問題。我相信一門課的最大價值不是體現在課程內容本身,而是學習者課前與課後的轉變,上完課所剩下的才真正具有影響力。
整體心得
我們常說單向的授課對學習成效沒有助益,小組討論又很看組員,要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一直是許多老師煩惱的事情。在這門課裡我看到,學員的學習動機不是由老師負責,而是由學員自己負責:
課程倡導「主動式學習」,需要我們和課堂讀本、引導者、其他學員積極互動,跟傳統課堂最大的差別在於主動學習是為了自己的目標而非成績,也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這門課我覺得最大的價值在於——連結過往已知並成為架構性的知識,過去自己知道要獲取即時回饋、知道要實戰演練、知道要問對問題、知道要拆解問題,但卻不知道這些要如何組合在一起,這堂課幫助我把這些知識點串在一起,並且透過專題和各種作業演練加深印象。
當認識到這些技巧背後的原理後,就能夠更有意識地去運用,「知道自己在幹嘛」看似簡單,但隨著面對的問題更加複雜,有時會變得仰賴直覺做事而忽略掉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課前活動「Gallup 蓋洛普測驗」,自己本來就對這類認識自己的人格測驗很有興趣,透過蓋洛普測驗我再次印證了自己的優勢,有些部分自己本來就已經了解,但透過分析報告卻是更完整地從第三者角度洞察自己的特質。
除了測驗本身,同儕的作業也讓我深受啟發,有種「原來還可以做到這個程度」的驚嘆,所以才有了這篇《關於我的蓋洛普優勢報告》透過書寫紀錄自己對自己的認識。
課程架構介紹
《決策思考力》借鑒了密涅瓦大學(Minerva University)的思考習慣教學法與大歷史案例,目的在引導學生掌握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並將學習內容拆解成更細小的「素養」去闡述,希望讓學員能夠更好地面對變化快速的未知世界。
這門課主要可以分為三大區塊共十堂課,C1-C3 以「學習如何學習」為主軸,讓學生能夠適應異於往常的授課方式,同時也具備科學學習的知識;C4-C7 以「問題解決」為主軸,帶入思考問題的架構與流程,是我個人最有收穫的一個部分;C8-C10 以「大歷史」為主軸,將複雜性的概念引入我們的思考方式。
整門課也可以從內在自我、個人生活、外在世界三個層面去認識,學習能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但學到東西後不只是「知道」更要「做到」,將所學應用在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生活朝嚮往的目標繼續邁進,與此同時,更要關注世界上存在的問題,畢竟理解身處環境運行的規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達成想做的事。
對「出席」的重新解讀
在一般課堂的出席代表著學生的身體物理上有沒有在課程出現,老師會透過點名的方式進行,這種解讀代表教學者認為「課程重視學習效果 → 學生出席就會有學習效果 → 學生應該要出席。」
但我們課程的出席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
既然倡導主動式學習,那沒有互動的「出席」就無法稱之為「出席」,社交(與同學的互動)、認知(與教材的互動)、教學(與引導者的互動)是構成出席的基本元素。
這種解讀方式質疑了原本我們對於「出席」的既定假設,學生僅有身體到不見得對學習效果有幫助。如果一個學習者的出席無法為課堂的其他人創造價值(提出想法、與眾人互動),那就稱不上出席,也稱不上主動式學習。
出席代表著對自己的尊重、對課堂其他人的尊重、對引導者的尊重。
這種對出席的解讀也貫穿整個課程進行,「社交出席」體現在分組討論中,可以聽到不同人從個人的經驗解釋課堂知識,也可以提出回饋;「認知出席」上,我們在課前的教材預習可以建立對授課內容的基礎認知,再從大家繳交的課後作業看到不同人的觀點;引導師在過程中也積極促進大家的討論,可以說是一個由「互動」推進的課堂。
1. 學習三角:讓學習更科學
科學學習法強調我們要用大腦習慣的方式學習,大腦是由數百億神經元互相連結,3 歲小孩的大腦細胞數量跟成年人相處不遠,差別只在於腦細胞連結的數量,當接觸到一個新概念時,腦細胞與神經元間就會有微弱的連結產生,但連結會隨著時間遞減而逐漸消褪。
那要如何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呢?要記得一點,記憶不像是抽屜,當我們需要時再按照分類去搜尋,而是刺激大腦中的迴路連結,因此,重點在於這個迴路連結的建立與保養。建立連結的過程需要把學習內容盡量拆小並反覆練習,搭配老師或同儕的即時回饋,確保自己在每次的學習中都是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學到更多新東西,不同迴路之間也可以形成連結,這不僅強化既有連結,同時也避免自己的知識變成一個又一個的碎片。
刻意練習、即時反饋、微小改進在課堂中被稱為「學習三角」,這三種技巧背後應用的是「深度運作」與「連結已知」的原理。
舉例來說,之前我準備托福的時候,就把四個考科聽、說、讀、寫拆開來分項練習,且是短時間高密集度的練習題目與觀看教學影片,在每道題寫完後也都立即知道錯了哪些題,接著就會去思考當時有哪些選項在考慮、為什麼最後選了錯的那個、過去是否有出現類似的概念。一次只練習一到兩個項目的好處就是,每次要調整的地方不會太多,也因此可以做到微小改進集中注意力。
所以,學習的本質就是創造更多腦細胞的連結。
2. 問對問題: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問題
你看到的是「現象」還是「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在解決問題之前很容易會陷入舊有的思考框架,進而使得後面的解方只能針對表面解或是根本不是問題。問對問題的目的是要找到好的問題、影響力最大的問題。當大樓住戶反應電梯太慢,作為管理員,你可以問:「如何讓電梯更快?」,也可以問:「如何讓住戶等待過程中不感到煩躁?」,兩者得出的答案就截然不同。
因此,面對一個陌生問題,我們要先做的是「現況分析」,盤點既有資源與利害關係人網絡,接著是「設定目標」,釐清自己想要達成的理想狀態為何,最後再來檢視從現狀到目標之間的「障礙」與「限制條件」是什麼。
障礙屬於自己可以克服的,限制屬於自己不能、不願克服的,兩者會因人、時而異,同樣都是資金不夠,有些人能透過融資、抵押等方式解決,但有些人沒有這個條件或是有其他考量,所以資金不夠對他而言就是無法克服的限制。
問題解決很強調「聚焦」,所以使用這套框架時一次只能設定一個障礙,問對問題就是「在限制條件下移除障礙,能夠達到目標」。反之,就要重新檢視是否有定位到最主要的障礙,或者是目標設定就出問題了。
3. 拆解問題:直到足以開始行動
為了更好地釐清主要障礙或目標設定,管顧業常講的 So What?Why so?設計思考常用的 How might we?都是可以使用的拆解問題工具,只是在拆解問題時常常遇到一個挑戰,問題到底要拆解到多深多細呢?這些工具的用途是幫助我們找到「最小可處理單位」:小到足以開始行動。
要走到這步並不簡單,因為這不是單一線性的流程,而是需要不斷地動態調整,但如果已經找出目前的最小可處理單位,下一步就可以開始尋找解方了。
解方分成兩種,一種是既有解方,另一種是創新解方。一般來說,選擇既有解方是成本較低的路徑,所以結合前面現況分析、問對問題的成果去了解現有解方與目標設定的差距。
這個差距如果足夠小,那或許我們根本不需要發想全新的解方,只需要調整、修改現有解方即可,直接在既有基礎上找到解決的思路,就能省去探索或開發新解方的成本。只有當我們發現現有解方無法填補這段差距時,才選擇創新發想。
4. 發想創新解方:填補差距
「創意」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創意」。在發想新解方時,我們也有幾個可以使用的技巧。
「類比」是其中之一,簡單來說就是把 A 領域既有的解方應用在 B 領域的情境中:你知道 F1 賽車維修團隊跟醫院急診團隊有什麼關聯嗎?他們都需要在爭分奪秒的情況下精準操作機械器材,稍有失誤可能就要賠上人命,所以就有醫院借鏡 F1 賽車進站維修的經驗設計急救 OHCA 患者的流程。
只是兩個領域差距那麼大,完全照搬一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往往需要先對參考案例進行現況分析,了解為什麼在參考案例中這個解決方案是可行的,這個情境脈絡是否跟目標問題相符,如果認為相似性很高,再進一步討論要如何應用在目標問題中。
課程中還有介紹其他數種創新發想工具,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推至極端情況」,透過想像極端狀況來刺激思考,像是有人希望可以戒掉打電動,其中一種極端情況就是無時無刻都在打電動,自然就會玩到疲憊不想玩。
《決策思考力》提供一個框架讓我們避免陷入既有框架。但既然是框架就有侷限,不時可以自問,這些現況分析、拆解問題的技法真的有幫助我找出更好的洞察或是根因嗎?還是其實隨便一個人也可以得出一樣的結論?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警惕,框架只是框架,頂多是幫助我們面對陌生問題時不會茫然,但決定最終成果的還是在於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深度。
5. 人與人的互動:湧現出世界秩序
課程的最後拋出一個大問題:「推動這個世界不斷往前的力量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去看過去 10 年的 Google Year in Search,你會觀察到人類重視的事情改變了;如果你去看過去 50 年全球股市市值最高的企業,你會觀察到經濟板塊的位移。而推動這一切改變的力量就是「湧現(emergence)」。
湧現這股力量具有五個元素
- 去中心化:沒有一個核心、權威的領導者
- 1+1>2:無法從個體行為推論整體的結果
- 互相連結:個體之間的資訊可以互相流通
- 人人參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可以對最終結果做出影響
- 量變帶來質變:每次的湧現必定帶來邊界的改變。邊界可以解釋為我們分類世界的方式,包含宗教、道德、種族、職業、知識。
「蜜蜂搬家」或是「香港反送中」事件都是大自然中湧現的痕跡。從上面湧現的五大元素可以發現,個體會影響其他個體,到一定程度後群體又會反過來影響個體。換句話說,這個世界是被
互動出來的,我與其他人的互動、我與這個世界的互動、其他人與其他人的互動、其他人與這個世界的互動都在形塑我們的認知。
而意識到「複雜性」的存在幫助我們在決策時納入更多面向的資訊,在動態平衡的環境中找到立足之地。
如果用這門課的世界觀來解釋生活,就是在社會種種的限制條件中,設定好自己目標並辨識出主要挑戰,在一次又一次與環境的互動中,不斷湧現拓展邊界並豐富自身的複雜性。
下次有空再來討論這個框架我如何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也會討論在使用上需要注意的限制,「不要拿著錘子,看什麼都像是釘子」,有些時候太要求自己要執行每個步驟反倒會讓自己偏移最開始解決問題的目的。
更多課程心得:陳禹甄:這堂課追求的不是平均,而是平等
本文原刊載與此,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1 thought on “賴澤霖:問對問題,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