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

范芯瑜:沒有學習動機,可能只是逃避的藉口

其實,我這學期不太想開學。甚至有點想休學,因為害怕在大學裡找不到學習動機。

因為不想開學還有想參加一些活動,所以特別讓星期一空著,結果開學第一天我看了場電影才慢悠悠地去學校。到期中之前,我發現自己在上課時常感到沒有動力。明明選了有興趣的通識課,卻感到大失所望。或是覺得報告難搞而不知不覺忘記繳交,甚至想說乾脆退選三門通識課算了。呈現一個對抗學習動機低落的狀態。

大學生永續創新論壇:看見屬於青年影響力職涯的無限可能

在填鴨式的教育體制下,許多青年學子開始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與焦慮,而針對「永續人才」,STI 為學生串連企業資源,邀請知名品牌 MSI微星 從企業角度分享「個人品牌」與「產業趨勢」。 

同時,STI 也致力於提供人才更多發揮的舞台,這次邀請到三位 STI 第0期的優秀學員,跟大家分享自身如何以學生的身份,找尋人生的方向,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涯!

扣除滿滿的頭銜,你會怎麼形容自己? …

潘驄杰:給學測生的五點建議

備考到比較後面的階段,其實會漸漸發現到最大的敵人不是建中、北一女的學生,而是「自己」。自己會給自己過多的預測來嚇唬自己,或者因為自己的惰性懶著讀書,又或者因為心情種種因素有所影響備考情況,與自己共處是很重要的事。
因此我常告訴我自己:「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的盡量的去補足。如果結果不盡人意,再轉個彎往不同的路走,過好每一天。」
此篇文章希望給學弟妹做為參考及給予讀者們更多在考試上的方向及動力 …

蔡曉容:在焦慮的世代—越焦慮,越優秀

現在的學生越發焦慮。畢竟這個時代變動太快了。但是也鼓勵我們——「越焦慮,越優秀」。焦慮會迫使我們成長與探索,間接使得我們越來越優秀。不過,老師提到,比起國外,台灣的步調仍舊晚了3–5年,所以如果想要爭取海外工作機會,絕對不能待在舒適圈,要盡快地找到方法、資源、資訊,來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