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時,我跟我媽說:「我不想讀大學」,我媽說:「可以啊,但你要跟我說不讀大學你要做什麼?」,那時的我完全沒有答案,所以還是去讀大學了。
我讀大學的每分每秒都在思考著「我為什麼要讀大學?」,看著不適合我的課程、看著與自己價值觀不合,沒有什麼目標的同學們,我不斷地質問我自己,我為什麼要待在這裡?
4 年後,我想清楚了,我也發現讀大學帶給我的好處,但同時我也認為「可以讀大學,但不一定要讀到畢業」 …
大學開學到現在將近半學期,陸陸續續迎來許多挑戰。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演講、發表能力,或是有想法或計畫後的執行力不差,直到參加了今天學習家 mutahead 的活動,我才驚覺原來我一直活在這個「不差」的舒適圈。
待了實驗室、零星幾次分享會、巡迴演出,然後就上大學了。又來了實驗室,學法文,一些其他活動…途中其實有很多想法,但慢慢的我開始找各種藉口,「感覺」自己好像真的有做很多事。 …
一般公立學校,小孩面對著被安排好的課程、考試,身邊的大人告訴他們:照著我們的建議生活就對了,照著做就可以獲得幸福的人生。
孩子照著大人的安排走,卻只有少數孩子能夠在這套遊戲規則中獲得成就感。於是我們教出迷茫、害怕失敗、對學校生活不滿意的孩子。
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教出充滿內在力量、對自己的判斷有信心、自動自發、知道自己可以面對挑戰並解決問題的孩子?《瑟谷:最適合未來的教育模式》或許可以提供我們一些實踐理想教育的靈感。 …
我想到在問題解決素養課上,引導師會說不用回答最完美的答案,可以把腦海中冒出的想法都講看看,每個想法都可能延伸出超乎預期的討論。
但我覺得這堂課讓我印象更深的是「其實你會,只是你還不知道」。原來不是只有善於表達或經歷驚人的人才對課堂有貢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累積,一樣可以連結已知,提出不一樣的觀點。記得期末專題報告時,面對同學與校友的回饋或問題,其實我們也常下意識的辯解,或是覺得自己錯了而縮回去,全盤否定。 …